锦江里碉楼群

别名
瑞石楼
门票参考
50元
开放时间
全天
建议游玩时间
半天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蚬冈镇

简要介绍

锦江里村落隶属开平市蚬冈镇,东北距开平市区35公里。该村落用地面积4,645平方米,共66间青砖坡顶的民居,分成10条巷整齐排列。锦江里现有农户48户、147人,侨居海外的华侨多于村内人口,主要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该村绝大部分家庭每年都能收到大量的侨汇,是开平典型的华侨村落。 锦江里坐落在潭江河谷丘陵平原,坐西北朝东南,紧靠潭江西岸。清澈的潭江由东南向西北缓缓流过村前,它既方便了村民的饮水灌溉,又是捕鱼、放养鸭鹅的生产场地。潭江因此被称为锦江里村落的繁荣之源("锦江里"意思是指锦绣/美丽河流旁的村庄),至今村民们还在河里养鹅捕鱼。锦江里东、西村口各有一个闸门,茂密的竹林构成村落的屏障和优美的景观背景,几十户民居掩映在竹林之中,环境自然和谐。村外稻田环绕,阡陌纵横。 被竹林簇拥的瑞石楼、升峰楼、锦江楼,锦江里的三座碉楼,并列成排,坐落在村后,守卫着村落家园。露出林端的高高楼体,成为该村的亮丽景观。登楼远望,村落中轴线与远在数公里以外的山峰相应,环顾四周,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锦江里历来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村落。过去,土匪一次又一次沿着潭江河畔驾船而来,攻击这里的村民。为了防御土匪,为了潭江发洪水的时候有藏身避难的场所,在该村的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下,村民们建起了坐落在村后的锦江楼,以该村的名字来命名。锦江楼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为典型的众人楼,楼高五层17.36米,钢筋混泥土结构。占地31.0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8.52平方米。下面的楼层被分成许多小房间,为村户所分。顶层有悬垂式的从墙上伸出来的露台,外部刻有少女图案—显著的西式装饰图案,这种建筑结构起到对完开枪、进行射击的作用。窗户很少,狭小,带铁窗。整座楼的设计很简单,没有任何精心装饰。

发展历史

民国七年(公元 1918 年),村民集资兴建在村后中部兴建了锦江楼。锦江楼是典型的众楼,楼高 5 层 17.36 米 ,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层为悬挑出来的平台,女儿墙外有中西融合的灰塑图案,正中为一悬山顶的楼屋,墙体密布枪眼,窗口狭小,置有铁门、窗。建筑形体简洁,朴实无华,是防御性显著的碉楼。

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公元 1923-1925 年),在香港经营钱庄和药材生意致富的黄璧秀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回乡兴建了瑞石楼。瑞石楼位于锦江楼的东侧,坐落在村落民居的主轴线上,是典型的居楼式碉楼。瑞石楼是由黄璧秀在香港谋生、爱好建筑艺术的侄儿黄滋南设计的,施工者都是本村或附近的工匠,建楼所用的水泥、钢筋、玻璃、木材等均是经香港进口,总投资 3 万港元。该楼以黄璧秀的字号“瑞石”命名,“瑞石”就是美玉,即“璧”的意思。瑞石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 9 层 25 米 。室内布置也受到西方生活的较大影响。第 1 层是客厅,第 2 至 6 层每层都配备设施齐全的厅房、卧室、卫生间、厨房和家具。第 6 层外部为柱廊,第 7 层为平台,平台四角各伸出一个了望、防卫用的圆形塔楼,南北面则以巴罗克风格的山花和中国园林景窗相结合,第 8 层内部放置祖先神龛,该神龛雕刻精美,堪称艺术精品,为家人祭祖的精神空间所在,室外则是一周观景平台,第 9 层是堡垒式的了望塔,整体建筑呈现出中世纪意大利城堡风格。瑞石楼在立面上运用西洋式窗楣线脚、柱廊造型,大量的灰塑图案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福、禄、喜、寿等内容,在西洋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楼内家具形式与陈设表现出十足的传统格调,酸枝木的几案、椅凳、床柜,柚木的屏风,坤甸木的楼梯、窗户等,用材讲究,做工精致,格调高雅。特别是用篆、隶、行、草、楷等多种中国书法刻写的屏联,更具中国传统风韵。瑞石楼有“开平第一楼”的美誉。

民国十七年(公元 1928 年),赴美谋生,后来经商致富的黄峰秀在家乡兴建了升峰楼。取楼名为“升峰”,寄寓楼主祈求家庭幸福、事业腾升的意愿。黄峰秀晚年落叶归根,从美国回家乡后一直居住在楼内,直至终老。该楼高 7 层 12.34 米 ,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精致秀丽,充满南亚印度建筑的情调,是典型的居楼。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四川工具箱
成都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