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故里

门票参考
45元
开放时间
08:00~18:00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故园路21号

基本介绍

中国孙子兵法城位于山东省惠民县的西北隅,是孙子故里人民为了纪念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充分挖掘弘扬孙子文化而修建的秦汉式大型园林建筑群。它以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代古城墙遗址为依托,以“和平、战争、智慧”为主题展示博大精深、享誉中外的《孙子兵法》兵家智慧。景区有15座大殿和224间厢房组成。整组建筑古色古香,汉韵十足,楼台亭轩,古井涌泉,交相辉映,曲径翠竹,古柏垂柳,摇曳生姿。它是继北京故宫、曲阜孔庙之后我国第三大庭院式人文景观,是山东省“一山一水两圣人”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坛两侧有两个喷泉,每到傍晚,它就会喷出水柱像一位美丽的公主在翩翩起舞,为人们跳着欢快的舞蹈。

每一个人看到这喷泉都会把一天的烦恼抛到脑后。它为惠民县城增添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这就是美丽的孙子故圆。

故园总占地4.3万平方米。除具有一般性园林特点外,还具有历史文物的性质和纪念园林的性质。

孙子故园前身之孙武祠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孙子故园以原有古建筑为基础,利用现有地貌,采用传统布孙子故园局手法设计。园内以孙子塑像为中心,两侧为孙子书院和孙子博物馆,塑像背面是《孙子兵法》残简影壁,把塑像与后面的水隔开,有放有收,空间适度。

园内还设计了起伏的地形,以丰富空间的变化,增加景色层次。并利用1万余平方米的天然水面,疏浚砌控后建为乐安湖,于心建乐安亭,以三条曲桥与岸相接,将水面分割成三区,东区以孙子塑像为背景,南区划船与孙子阁相呼应,西区植荷,以增加湖面景色。体现了有动有静,有花有影的不同景色,为游人提供了多景色的活动空间。

景点景观

高大宏伟的孙武塑像为孙子故园内引人注目的建筑。它位于故园广场正中,塑像背后为残简影壁和乐安湖。塑像西侧为孙子书院。孙子书院内共有七个展室:藏书室、研究活动室、孙子系列画展室、根艺展室、兵圣殿、旅游纪念品服务部、礼品室。主要建筑有孙子书院、孙子塑像、文化广场、乐安湖等。

孙子书院

孙子书院为主体建筑之一,占地面积2843平方米,整体建筑风格为仿明清木框台梁结构轴线对称组群样式建筑,建有正殿、东西配殿和侧殿、左右南殿共7座主体建筑,计35间。四周有回廊相通,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中院中央莲花图案围绕的汉白玉基座上树立有铜质院标,为整个书院的总标识。院标以礼兵器殳为首,盾为体,春秋时期长兵器戈、戟、矛、铍、弓为两翼,组合成一个左右交叉的整体,形似展翅欲飞的吉祥鸟,象征战争与和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及攻守、进退的战争谋略,体现了《孙子兵法》主题思想。书院正殿兵圣殿居中安置有高2.3米,重2.5吨的铜质孙武坐像;正面及两侧墙壁陈列张挂有大型木质浮雕“孙子圣迹图”。圣迹图由赐姓封采、敬献兵书、吴宫教战、经国治军、破楚入郢、飘然高隐六部分组成,场面宏大,形象生动地绘述了孙武家世及其非凡的一生。东配殿为《孙子兵法》石刻篆书拓片展室,室内在高1.07米,宽1.03至2米不等的14块拓片上,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原文,制作精良,字迹清晰。西配殿为孙子形象系列国画展室,西院南殿为孙子研究活动图片展室,东院南殿为藏书室。中院西侧殿为礼品室,东侧殿为名优旅游纪念品展室。

孙子塑像

孙子塑像坐落在孙子故园北侧广场中心,由优质花岗岩雕琢而成,高8米,重30余吨。塑像底座正面为《孙子兵法》研究专家郭化若将军题写的“兵圣孙武”四个大字,背面有军事科学院吴如嵩将军为中共惠民县委、县人民政府撰写的关于孙武生平的四言铭文。塑像背后是一面示意汉代书简影壁,绘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内容。影壁南临一片1.5万平方米的水域——乐安湖,影壁西南临湖立有《乐安孙氏谱序》碑,该碑是江苏省泗洪、泗阳等县孙子后裔依其四十九世祖孙文若于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所撰《乐安孙氏谱》序文而刻制,1994年赠送给惠民县孙子故园。

孙子兵法城

孙子兵法城是以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代棣州古城墙、护城河遗址为依托而投资新建的省内大型人文旅游景观。此创举始于滨州市和惠民县领导与专家倡导的“开发、弘扬孙子兵法文化,在惠民县再现兵圣孙子故里”,“积极慎重、高起点、远规划、大手笔”开发孙子兵法文化旅游园区的宏大构思,同时结合当地人文背景、历史文化和现代建筑与园林技术,以《孙子兵法》为灵魂,以民族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理念为旨归。通过项目建设,开发孙子文化,推进地方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该项目是山东省“一山一水两圣人”旅游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省13个旅游扶持项目之一。十五大殿共形成十五个院落,各院落中均有标志性景观和个性化绿化特色。进院中间安放重30吨的石雕孙子像,从第二至第十五进院,大殿两侧设东西配殿(厢房),以互动性、参与性强烈的娱乐形式展示三十六计。各单体建筑通过造型和比例尺变化,创造出丰富的内外空间,同时又通过门廊、道路、桥梁的分隔和联接,实现各单体间有机结合,使群体空间即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整个建筑群疏密有致,摆布均匀,布局严谨,中贯轴线,左右对称。

孙子兵法城南北两侧分别设有主次广场。正门外的南广场尤其突显兵家对阵格调,南广场面积9180m2,花岗石铺面,整体对称布局,广场中心是象征两军对垒的中国象棋棋盘,以楚河、汉界为广场到游览区主通道,两边纵向布置棋子状喷泉,棋子东西各九只,依阵式排列。广场东西边界以绿化灌木植物修剪成城垛状绿篱,绿篱内侧坡面上种植草型盾牌。广场前方东北角和西北角各设一组“兵器架”式照明灯,十八个灯柱仿十八般兵器形状而制,广场南部东西方各设形似编钟架的高架装饰灯。广场南部正中置一座卧碑,正面用中、英文刻“中国孙子兵法城”,背面刻有惠民县人民政府撰写的城碑碑文,背部底部设置一个大型盾牌池,池内由各色花草覆面。

武圣府

武圣府内部总计陈列实物1000余件,展示战例200余例,为了真实再现兵学文化的丰富内涵,内部陈列打破传统陈列模式,各殿各厢运用大量声、光、电组成三维动画多媒体、全景模型、大型全景画、半景画、壁画、雕塑、彩绘、电影资料、特型布景建筑和大量实物、图片、文字,给游人以多层次、多角度的审美感受。陈列体系以《孙子兵法》为经线,以《孙子兵法》在各个时期的战例为纬线,用直观易见的文物为史证,纵横交错,编织出一幅生动鲜活的战争史画卷,给人以生动直观的兵学文化熏陶。同时,布展陈列空间与灯光色彩谐调运用,灯光上配合各殿内容及形式,营造出即庄重严肃又可亲可近的艺术氛围。十五大殿两侧224间厢房除部分用于服务及商务用途外,着重展示三十六计内容,布展及游览顺序则反向由北向南进行。与十五大殿静态的风格形成对比,厢内三十六计陈列以动态的形式为主。运用电动显示、焰火萤光、变形镜、西洋景故事,虚幻成像、走马灯、木偶戏、玻璃柜卡通、皮影戏等组成一个个活泼生动而又令人刺激的游戏,使游人在游乐戏耍中体会三十六计计理。

依据惠民县城总体规划,惠民县政府委托北京天图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对孙子兵法城一期工程进行规划,并对武圣府进行内部设计与施工,武圣府建筑图纸由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设计,基础工程由铁道部十四局建设,一期工程辅助配套工程由惠民县部分建设单位承担。而《内部陈列布展设计大纲》是在以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军事科学院为主的专家精心指导下,由滨州市有关专家学者及惠民县部分青年工作者组成的攻关小组完成的。美国太平洋贝氏设计中心受惠民县政府委托,对整个孙子兵法城进行规划。

历史沿革

孙子故园一期工程于1992年4月竣工并对外开放。主要建筑有孙子书院、孙子塑像、文化广尝乐安湖等。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拨款及当地人民群众捐助兴建,总投资2500万元人民币。

孙子兵法城始建于2002年10月,位于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惠民县城北侧。根据当前平面设计规划图,控制面积达7200亩,形成一个环古城墙、护城河、省道庆淄路、乐胡路三角形的广阔平坦区域。全部区域划分为三大部分,共二十个景点,计划总投资15亿元,分为三期工程,一期工程占地1100亩。

孙子兵法城一期工程核心景点武圣府于2002年10月破土动工,2003年10月部分竣工并开城试运营,将于2004年10月全部竣工开放。武圣府建筑设计以南京太平天国的布局风格为范本,采用秦汉建筑风格,通过多种形式的单体组合,创造丰富的空间环境,为孙子文化的展示造就久远的历史氛围和高雅的内外环境。整个建筑群平面布局沿中轴线自南向北布置阙门和十五个大殿,纵向一字排开,全长999m,宽88m。大殿取名序殿,用于展示孙子家世和故里惠民历史文化。第十五大殿取名泽世殿,展示孙子文化的影响、流传,并兼做后门(德胜门)。中间十三个大殿展示孙子兵法十三篇,各殿分别用十三篇篇名定名。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四川工具箱
成都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