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提尕尔清真寺

门票参考
45元
开放时间
10:00~20:00
建议游玩时间
3小时
所在地/隶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

基本介绍

艾提尕尔清真寺(维吾尔语:ھېيتگاھ مەسچىتى Héytgah Meschit),又译为“艾提尕”“艾提卡尔”。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始建于1442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大门”等七部分,它不仅是新疆规模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大的清真寺之一。 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景观

建筑风格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兰教古建筑群,坐西朝东。

主要建筑

艾提尕尔清真寺寺门塔楼正对艾提尕广场,天蓝色寺门宽4.3米,高4.7米,门两侧各有短墙相接;外两侧各有一高12.5米的砖砌圆柱,底粗顶细,往顶又各有一塔楼(邦克楼,为寺内教职人员召唤穆斯林析祷礼拜之用)。

进入寺门是一个八角形穿厅,内有一20亩大庭园,南北两侧各有一排18间的经堂,为伊玛目讲经和宗教学生习经之所。园内设有两个水池,四周白杨参天,桑榆繁茂,虽居闹市中心,内中却格外清静幽雅。

礼拜殿设在寺院西端一个用栅墙隔开的大院落内。礼拜殿又分为内、外殿和殿堂入口3部分,均在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台基之上;南北总长140米,东西进深19米。如此面阔的大型礼拜殿,“不但国内所无,即在国际上也极为少见。”(《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第164页)。外殿有140根高达7米的绿色雕花木柱成网格状排列,支撑着白色的密肋天棚;宏敞齐整、气势雄浑。

门前

艾提尕尔清真寺大门用黄砖砌筑,白石膏勾缝,看上去线条清晰,非常醒目。正门高12.6米,两侧的塔高近18米,大门高4.7米,宽4.3米。

门前有一个扇形13级台阶,走上台阶便是门厅,铜包的两扇木门,高大雄伟。

寺门上方的墙顶是一条长8米、距地面10.5米的巨大平台。每逢盛大节日,平台上就会传来通宵达旦响彻云霄的羊皮鼓和锁呐乐声,为云集于艾提尕广场的数万穆斯林制造节日的欢乐气氛,大规模的“撒满”群舞盛况空前,为全疆各地所罕有。这里既是宗教圣地,又是节日喜庆的场所,“艾提尕”——“节日礼拜与集会之所”,因此得名。作为大清真寺入口的寺门塔楼,在造型艺术上位列整个建筑之首,堪称维吾尔族古建筑艺术的典范,早已成为喀什噶尔古城的地方象征而名扬中外。

庭院

进了大门就是巨大的圆顶拱拜孜,拱拜孜下面是多边形过庭,两边有两条通道通向庭院,两条通道之间夹着一个雕花窗户。拱拜孜高16米,直径10米。从过庭北侧的通道走出,是一条宽4.38米,长近80米的小路,水磨石路面。路两侧种有树木,路的北侧有一大一小两个水池。大水池东西长42米,南北宽17米,呈不规则长方形,小水池在大水池西侧,中间隔有一条水磨石小路,东西长17米,南北宽16米,近正方形。水池四周也种有树木,大水池四周用水泥做岸,还有护栏。

院子南北两侧是教经堂,共有房屋24间,其中南部11间,北部13间。在教经堂房屋之间,还有南北两个侧门,也是平时供人们出入之用的。院落的后面有一排木栅栏,栅栏东侧,东西走向人行道的南北两侧,有两个宣礼塔。塔高6.5米,塔底为长3米,宽2.2米。栅栏全长115米,共有5个木门通向正殿,木栅栏高2.9米,立柱(砖砌)高3.1米,中门高4.1米,两侧立柱高5.2米。从栅栏的五个门进入礼拜殿,有五个台阶可以上到礼拜殿,礼拜殿分为正殿和外殿,长140米,宽16米,加上向西突出的前廊部分,礼拜殿共2600平米,从中间的八级台阶可直上正殿的前廊。正殿长36.5米,宽10.5米,高8.1米。寺内平时有二、三千人做礼拜,“居玛日”(星期五)有六七千人;逢节日时在寺内外跪拜的穆斯林可达二三万人之多。

正殿

正殿东墙两侧各有一个双扇大门,供人们出入,正中有一个宽1.8米,高近4米的米合拉普(墙壁上圆拱形图案),其中两侧各有两扇窗户。正殿西墙也有一个米合拉普,高4.3米,宽3.1米。在这里放有大毛拉讲经的坐台.米合拉普北侧有五个壁龛,南侧有四个。

正殿的南墙和北墙各有两扇门和一扇窗户,正殿内共有18根支柱,正殿的南北两侧是外殿,北侧外殿西墙有壁龛14个,北墙四个。南侧外殿西墙有壁龛11个,南墙有四个,在7和8的中间,有一扇双开门是清真寺的后门,门内是小院,院内西墙还有一个门,通向外面,后门一般是用来运送尸体的,而且只在周五“居玛日”时才使用。北侧外殿有彩色藻井五个。长3.6米,宽3.2米,南侧有四个。正殿前廊藻井有一个,长6.6米,宽5.5米。外殿有立柱122根。柱底、柱身刻画。柱底尺寸基本上是35至40厘米。正殿前廊柱高5.4米左右,两侧柱高基本是5.1米左右。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门票价格:普通游客45元,穆斯林免费

开放时间

10:00-20:00

(维族穆斯林每天要做五次礼拜。时间分别是天刚亮到日出时、中午刚过到日偏西、日偏西到日落、日落到晚霞消失、晚霞消失到次日拂晓)

风俗禁忌

在穆斯林做礼拜的时候,你千万不要站在他们的前面或者侧面,因为他们面向的方向是正西方圣城麦加的方向。不要在艾提尕尔寺中喧哗或指指点点。按照教规,女性不能进入清真寺,但目前已经允许入内。周五的礼拜则非穆斯林不能入内。在任何时候,进入寺内拍照都必须取得同意,不可随意拍照。

历史沿革

背景

这里原是征服中亚的阿拉伯大将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留下的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地。明正统(1436~1449年)年间喀什噶尔统治者沙克色孜,米尔扎后葬于此,其后裔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即艾提尕尔清真寺之前身。

初建

1442年,喀什噶尔王沙克色孜·米尔扎首先在这里建立了一所清真寺。正处于东察合台汗国的杜格拉特家族赛亦德·阿里在喀什统治的时期(1435—1457年)。当时该寺所在地尚属城外一片苇滩,由赛亦德、阿里长子桑尼斯·米尔扎(即“喀什噶尔汗国”苏丹阿巴拜克日生父)首先在今礼拜殿内殿址上起建一小清真寺。

修缮重建

1538年,喀什统治者吾布力·阿迪拜克为了纪念他已故的叔父,又将寺院扩建,16世纪,叶尔羌汗国君主将其扩建为能够做主麻日礼拜的大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维吾尔族女穆斯林古丽热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于喀什噶尔,人们用她遗留的旅费扩建了清真寺,并取名“艾提尕尔”。后由一位维吾尔族女富翁卓力皮亚汗捐资扩建,并购置600亩田产作为寺产。

16世纪上半叶,叶尔羌汗国的喀什噶尔统治当局,将该寺扩建为可礼主麻拜的大清真寺。

1787年今疏勒县罕南力克乡女地主祖鲁裴叶海尼姆再度扩建该寺,并在喀什城南郊的帕合太克里村购置上千亩土地捐给寺院作“瓦合甫”地产。

1798年,英吉莎维吾尔族女穆斯林古丽热娜在前往巴基斯坦途中病故于喀什噶尔,人们以其所遗旅费扩建该寺,并取名艾提尕尔。后经一位名叫卓丽皮亚汗的维吾尔族女布维(依禅派女信徒的通称)捐资扩建,并购置了约600亩地作寺产。

1809年,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官吏名)伊斯坎达尔对该寺进行扩建,增盖了拱北式寺门,并在院内开掘了人工湖和水渠。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喀什噶尔城扩建时,一直处于城外的艾提尕尔清真寺被划入城内,同时得到全面修葺和扩建,种植了各种树木,美化了环境。

1872年,浩罕入侵者阿古柏下令对该寺进行大规模扩建。除增建了寺院用房、暖室、澡堂、宣礼塔、人工湖之外,还改建了寺门、礼拜殿,重新规划了全寺布局,方形成今之规模。

2001年06月25日,艾提尕尔清真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标签: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北京工具箱
大兴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