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园

上海世博园
门票参考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适宜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
1天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750号
包含景点
世博会中国馆

基本介绍

2010年,世博会已在上海召开,这次世博会吸引了近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客流高达7000万人次。世博会起源于中世纪商人的集会,而今天的世博会除了商业的交流,更是科技、文化、民族的交流与沟通,是一个展示自己,了解世界的舞台。是对当时社会文明和智慧的一种记录,以及对未来的前瞻。

在上海浦江两岸的5.4平方公里世博园区内,世博园五大场馆群分别为独立馆群、联合馆群、企业馆群、主题馆群和中国馆群。其中独立馆的建筑群将集中在黄浦江边,每栋建筑由一个国家出资建设,展示该国的科技成果;联合馆建筑群中的一部分将由一些国家联合建造;另外一些建筑将由中国出资建造,届时租赁给参展国使用;企业馆建筑群将成为国际参展商参展场所。在展示内容上,法国馆将展出由梵高、米勒、塞尚、罗丹等大师创作的艺术珍品。丹麦馆内,出国的丹麦国宝“小美人鱼”将与观众亲密接触。意大利馆将以特色美食展示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巴西馆将展现足球的魅力和桑巴舞的热情。在文艺节目中既有多明戈、安德烈·波切利、艾芙拉等国际的经典演唱会,也有世界名校大联欢、“全球青年创新之旅”等时尚互动表演。既有专门为上海世博会量身打造的原创节目,比如浓缩全球城市时空变幻的主题秀《城市之窗》;也有经久不衰、蜚声中外的流行节目,比如加拿大太阳马戏、黎巴嫩舞蹈《一千零一夜》等等。

科技和环保是每届世博会的重点,德国馆内有一个巨大的金属球,内设感应装置,能对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回应;以色列馆将展示一种微型的胶囊,通过“人体漫游”的方式完成一次无痛苦的身体检查;意大利馆的外墙,可变幻透明度,还能随时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和湿度。

主要看点

“绿肺”

巨大的绿化壁规模宏大,长150米、高12米以上。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有着一面比其更大的生态墙,4000平方米的面积达到世界第一。在东西两侧的外墙上,如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菱形钢架子。2009年的秋天,架子上就将安装上无数种植了小灌木的模块,再经过一冬一春的养护,待到2010年“五一”,两面墙上将绿意盎然。2012年绿肺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被称之为“逼”出来的造绿科技。这是上海园林科技界几十年来获得的高奖项。

绿墙不仅仅是景观,也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夏季,可利用绿化隔热外墙阻隔辐射,并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降低热传导;冬季,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同时可形成保温层,使风速降低,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其实,这面“生态墙”的功能还远不止如此。据专家介绍,“生态墙”绝不是“好看”那么简单。一方面,它可以起到减少光污染的作用。在园区内展馆林立,如果外立面采取普通的玻璃墙,在烈日炎炎时,反射的光源刺眼耀目,伤害人们的视觉。用“生态墙”代替玻璃墙,不仅无光污染,而且还有利眼睛调适和休息。

太阳能应用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内,太阳能发电能力将达5000千瓦,从而成为中国太阳能集中应用规模大的城区之一。据了解,在北京奥运村,一个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建成后,可供约16000名运动员洗浴,每年可节约2000吨煤。上海世博使用太阳能发电,可说是延续了北京“绿色奥运”的精神,充分体现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

地下阳光浴

提到地下空间,大多给人的印象是昏暗与沉闷,然而世博轴的“阳光谷”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采用“喇叭”式的外观,“阳光谷”就如同一个“漏斗”,表面因玻璃覆盖反光,但通过巨膜的合理遮挡,达到有效的遮光作用,奇妙构思堪称一绝。圆锥形的“阳光谷”还具备雨水采集功能,经循环处理的雨水可用于世博园区厕所、绿化灌溉等用水。在世博轴上,6个巨型圆锥状“阳光谷”分布在世博轴的入口及中部,它们的独特形态能够帮助阳光自然倾斜到地下,既利于提高空气质量,又能节省人工照明带来的能源消耗。把阳光引入地下,上海世博会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会微、吉祥物

会徽

世博会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同时与吉祥物与汉字"人"为原形作呼应,可谓珠连壁合,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民主思想,强化了人与地球,人与世界的紧密关联,深化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交相辉映,有异曲同工之妙,寓意着本世纪初两项超大型国际活动在中国举办,倾诉着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吉祥物“海宝”

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

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

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世博会。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人”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台,必将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号和文化标志。

吉祥物整体形象结构简洁、信息单纯、便于记忆、宜于传播。虽然只有一个,但通过动作演绎、服装变化,可以千变万化,形态各异,展现多种风采。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吉祥物的主形态是水,他的颜色是海一样的蓝色,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

海宝体现了“人”对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理想;体现了“人”对经济繁荣、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赞颂;体现了“人”对城市科技创新、对发展的无限可能的期盼;也体现了“人”对城市社区重塑的心愿;他还体现着“人”心中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的愿景。海宝是对五彩缤纷生活的向往,对五光十色的生命的祝福,也是中国上海对来自五湖四海朋友的热情邀约。

设计理念

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并提出了三大和谐的中心理念,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而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人、城、自然”三者共存。来自同济大学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在对世博园的规划设计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把绿色和智能建筑技术作为基础技术平台。设计者们希望通过这个尝试,获得更有效的绿色环境的建构模式,并为绿色和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领域。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人们更加重视生活区的绿化环境,喜欢充满勃勃生机的城市公园,乐于光顾宜人的街头绿地。人们的这种需求为城市规划和设计专家们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课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则为专家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探索和实践机会。

在世博园的规划设计中,贯彻了以下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资源经济和较低费用原则;全寿命设计原则;宜人性设计原则;灵活性原则;传统特色与现代技术相统一的原则;建筑理论与环境科学相融合的原则。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主要包括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节水节能设备、立体绿化等方面的高新技术。

展馆分布

展馆分为五大片区:

A片区

浦东世博轴以东、云台路以东、白莲泾以西的,集中布置除中国馆以及东南亚外的亚洲国家馆。

B片区

在A片区西侧,浦东卢浦大桥以东,含主题馆,大洋洲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公共活动中心,世博文化中心。

C片区

在卢浦大桥以西后滩地区,含欧洲、美洲、非洲国家馆和国际组织馆。入口有10公顷公共游乐场。

D片区

位于浦西世博轴以西,保留中国现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江南造船厂大量历史建筑群的特色,改造设置为企业馆。在其东侧利用原址内保留的船坞和船台,改造为室外公共展示和文化交流场所。

E片区

位于浦西世博轴以东,新建独立企业馆,设立最佳城市实践区。

各馆特色

中国馆:自然遮阳

作为东道国的国家馆,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世博会的主题,也考虑到环保问题。建筑团队力争将中国馆建设成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地标”。在中国馆的顶部、外墙上会装有太阳能电池,以确保提供强大的能源,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中国国家馆造型层叠出挑,夏季实现了上层对下层的自然遮阳,省市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此外,国家馆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这比传统模式节能25%以上。

挪威馆:15棵“树”构成

各国的展馆也都体现出环保节能的特点。其中以“城市交响曲”为主题的新加坡馆基本造型如同“音乐盒”。在这个建筑中,各种元素相互交织,让游客如同置身于旋律的中心。天然的温度调节系统、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筑材料都会让每一个走进新加坡馆的游客感受到“花园城市”的惬意与美好。

而挪威馆以“挪威·大自然的赋予”为主题,将由15棵巨大的“树”构成。挪威馆设计师认为,完美的建筑应该和自然融合,他们尝试通过将挪威的胶合层木和中国竹子黏合在一起结合成一种新产品“黏竹”,它成为“树”的原材料,并可在展后再利用。

世博中心:雨水利用

世博中心设计总负责人傅海聪介绍:屋面的雨水将被收集起来用于道路冲洗和绿化灌溉,并通过绿地和渗水材料铺装的路面、广场、停车场等进行雨水蓄渗回灌,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水资源。

建筑外墙采用玻璃结合铝板、陶板、石材等形式不同的组合幕墙,呼吸式玻璃幕墙系统和低辐射中空玻璃等新一代产品,满足了人们在室内对充足阳光和清新空气的追求。

演艺中心:周边绿坡

外形像“飞碟”的演艺中心的弧形外观不只是为了凸显这座文化新地标的时尚感,其中也蕴藏着精妙的环保构思。下层圆弧表面形成自遮阳体系,在高温季节可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为玻璃屋顶的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采光。仔细瞧瞧的话,还会发现在“飞碟”的外围有着养眼的“绿坡”,而非呆板的水泥。“绿坡”的作用不可小觑,事实上这是屋顶覆土技术的应用,它不仅使得世博演艺中心能完美融入周边的水绿景观,而且能为场馆外延地下空间保温隔热。

交通指南

地铁

乘坐地铁8号线到中华艺术宫站,出站即可进入园区。

乘坐地铁7、8号线到耀华路站,下车后步行5分钟即到。

乘坐地铁13号线到世博会博物馆站,出站即可进入浦西园区。

乘坐地铁13号线到世博大道站,出站即可进入浦东园区。

公交

乘坐576路、734路、786路、974路、978路、981路、1049路、隧道一线到浦东南路上南路站。此外,18路、82路、南川线、1131路、177路、浦西滨江1路、周南线不仅可以到达世博园区,还可以在园区内部运行。

自驾

上海出发:南北高架路—济阳路—上浦路—凌兆路

杭州出发:沪杭高速—A20公路—济阳路—凌兆路

南京出发:沪宁高速—A20公路—济阳路—凌兆路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上海工具箱
浦东新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