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庄公园

别名
杨家花园
门票参考
免费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闵行区莘浜路421号

景点景观

梅园

位于园东,面积约1600平方米。园中有春梅15种120余株,其中珍品有绿萼梅、红梅、宫粉梅、朱砂梅、江梅、玉蝶、素白台阁等。在梅园中间种了一些桂花。西南角有华亭,高3.5米,面积14.9平方米。亭圆形,石结构,六柱攒尖顶,檐上刻人物浮雕。亭内设石凳,亭旁植桂花、油茶、黑松、梅花、杨梅。

荷花池

位于园东南,原有面积1200平方米,后与郁家浜一段河道相连,扩至2000平方米。池内植荷花,池上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小桥。池边一角植黄馨、木香、紫藤,池旁黑松林立。池北一株雪松高20米,胸径67厘米,刚劲雄伟。

睡莲池

位于园东北,面积约30平方米。池岸线曲折,湖石驳岸,池边石路旁亦散置湖石,形状千姿百态。池中睡莲多种,色彩缤纷。池边小土山上种植花桃、李、梅、含笑、腊梅、紫薇。

梅苑

位于园西,是一个以墙垣和曲廊围成的园中园,面积286.25平方米。苑东为廊榭组合建筑。曲廊面积39平方米,砖木结构,小青瓦拱顶,仿方砖水泥地坪,西面是廊柱,东面是花格墙。廊东南端联苑门,北端接水榭。榭为长方形,砖木结构,小青瓦歇山顶,四角上翘,面积52平方米。榭中央有座照壁,以12根暗红色圆木柱支撑屋顶,柱上有木挂落。榭两边设水泥凳和扶靠,地面为仿古方砖水泥地坪。榭前有面积32.34平方米的平台,台上石护拦柱雕十二生肖像。苑西临水,有三曲桥与外相连。苑内遍植梅花,间植茶花、罗汉松、龙柏等。

梅山、暗香亭

位于芙蓉潭南端。梅山高3.5米,山顶的暗香亭为木结构,青色筒瓦攒尖顶,六角上翘,面积7.68平方米,亭内环设混凝土扶王靠。亭四周及环山广植梅花、腊梅。

盼亭

位于芙蓉潭西北岸,与梅苑水榭隔湖相望。亭为木结构,四柱,小青瓦攒尖顶,翘角,面积11.56平方米。亭东有大草坪,亭旁植垂柳、桂花、龙爪槐。

锁角亭、金鱼池

位于公园东南。亭扇形,木结构,十柱,小青瓦歇山顶,两翘角,面积63.36平方米,亭内设暗红色木凳及扶靠。亭旁植龙柏、香樟。亭南的金鱼池由原游泳池改建而成,面积375平方米。池内植睡莲,红鲤鱼戏水池中。

历史沿革

梅园,面积仅1.1万平方米(18亩),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私家花园。故现俗称杨家花园。

1951年土改时归公,由工务局园场管理处接管,进行改建。同年以莘庄公园名称开放后,经多次进行拓扩、改造,开凿河渠,堆筑假山,建亭设桥,有了后来占地88亩的规模。

1984年公园向西扩建,面积40亩,投资250万元。当时扩建工程由于资金缺少等诸多因素,原计划中的牡丹园、儿童乐园、茶室等都无法按期施工,芙蓉潭旁的湖石、黄石由于石材不一,堆砌不理想,苗木由一旧苗圃搬至,苗木的种植也未按图施工,植物配置杂乱,落叶树较多,地被明显不足,大草坪地形不流畅、存在积水等问题。

1994年,对公园进行改造。根据资金情况,一块一块进行改造,使其改造一块成功一块,使得公园面貌逐年改观提高。经过几年的精心改造,公园基础设施日俱完善,公园以梅花为特色,现公园梅花数量750株,品种30多种,尤以绿萼梅而远近闻名。

2004年公园再度扩建30亩,总投资700万(包括前期费)。以梅花为主题,布设景点。新老园区间以石拱形卧虹桥相连,使东、西合璧,形成整体。2004年10月动工,历时3个月,春节前完成整个建园任务。

新扩建部分,主要景点有花梅观赏园(梅苑)由茶室、长廊、门楼、小溪围合而成,是一处雅致、精美的空间。室外巧置梅桩、精品梅等梅中上品,渲染梅花神韵。同时有一汪清泉从园中山石而注,沿岸景石错落有致,在山石中栽有梅花、樱花、乌桕、茶花、杜鹃、六月雪等各种色叶树种及花灌木,把整个山涧印染成一条花溪。花瓣随小溪流淌,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几处溪桥。碑亭小广场,位于莘浜河与团结河转角临水处。设有碑亭、景石,配有松、竹、梅,形成了一个有文化品位的宁静空间。五福广场,是市民晨练与交流的场所。广场地坪中有福及咏梅诗的雕刻图案,使游人缓缓绕行在绿荫丛中,边游边看边学边交流。再度扩建的公园,进一步完善了莘庄公园的总体功能,合理布局,突出梅花特色,形成了一个适合现代需求的人文景观。

实用信息

公交线路91路、莘北线196路都可抵达。公交747,闵行15路(莘西路莘浜路)直达。

另外,可乘地铁1或5号线到莘庄站下,沿莘建路向西步行,转入莘东路或莘西路,然后进入莘浜路,约20分钟可到达公园。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上海工具箱
闵行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