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故居( 延香老屋)

别名
康有为故居
门票参考
15元
开放时间
08:00~19:00
建议游玩时间
1小时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四批(清朝)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人物简介

康有为,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性别男,身高约合现今1.7米,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广东佛山市南海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或南海先生。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1]  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陈千秋、梁启超协助编纂 )、《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等。

出生背景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马关条约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次年1月,光绪皇帝下令康有为条陈变法意见,他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又进呈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二书。4月,他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后因慈禧太后的干预,维新运动失败,其具体细节目前尚有较大争议。

变法失败

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杀,康有为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为获得国际支持,他曾游历列国,会见欧洲各国君主。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离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晚年病逝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张园觐见探望。1927年,康有为病死于青岛。

延香古屋

康有为故居又名“延香古屋”,建于1858年,康有为诞生于古屋。故居为一间一厅两房两廊的青砖镬耳屋,是珠江三角洲典型的清代民宅。延香古屋采用青砖墙橼木结构,古色古香。古屋大厅用黑色木板搭建了阁楼,两廊中间留有天井,古屋采光足通风好,冬暖夏凉,环境非常舒适。延香古屋是保留完好的一处清代建筑,具有很好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在这座故居中,康有为饱读中西书籍,初步形成了维新思想体系,并在此处撰写了至今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论著《大同书》初稿。

康有为故居坐落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银河苏村的康有为故居,是变法的前沿,是维新的摇篮,这里孕育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戊戌变法运动领袖康有为。康有为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全国、扬名海外的一处景区。 康有为故居由康有为纪念馆、康有为故居、康氏宗祠、澹如楼、松轩、荷塘等主要建筑和景区组成,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康有为纪念馆共由两层展厅组成,展出了康子从少年时代刻苦求学,青年时代立志报国,中年时代布衣上书,请求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机,变法失败流亡海外以及办强学会、著书立说等波澜壮阔的人生,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代伟人康有为为寻求真理的奋斗轨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1983年南海县政府拨款对康有为故居按原貌进行修复,同年10月对外开放接待国内外游客。1983年南海县政府拨款对康有为故居按原貌进行修复,同年10月对外开放接待国内外游客。1984年6月康有为故居被列为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建纪念馆

1986年在故居旁修建康有为纪念馆,面积599平方米,内设中英文对照的康有为生平事迹展览。1989年6月,康有为故居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被列为佛山市和南海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随着佛山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南海文化强区、丹灶文化强镇战略的深入实施,康有为故居、纪念馆正以全新的形象、方便的交通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坐落在南海市丹灶镇苏村的康有为故居,是佛山市目前仅有的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另一处为佛山祖庙)。

康有为故居“延香老屋”为一厅两房两廊的青砖“镬耳屋”,面积8直平方米,走进这间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屋正厅,神案、八仙台椅之类的清代红木家具便呈现在面前,墙上挂着“维新变法时期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照片”、“康有为70诞辰在上海居所前留影”、“康有为逝世前两日在青岛家中留影”、 “1926年徐悲鸿描画的康有为油画像”等一批历史资料。丹灶镇宣传办主任张国辉带笔者来到大厅旁边的主房说,按康氏老一辈人的回忆,现在陈设着一张雕花木大床的地方,就是康有为出生之处。在这间老屋里,康有为饱读中外书籍,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青少年阶段,初步形成了他的维新思想体系,并撰写了至今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同书》初稿。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北京工具箱
西城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