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别名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门票
免费参观
博物馆等级
国家三级(文物)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内环城路九号

发展历史

1898年,由于清政府腐朽无能和英国的武力逼迫,中英两国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据此,英国强租新安县所属977.4平方公里土地及广阔的水域,租期99年。1899年3月18日,中英两国勘界代表完成勘定“新界”界限,中英街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内中英街一号界碑的东侧。1995年1月中英街历史纪念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成立。1998年12月28日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成立,是一座专题性地志博物馆。1999年5月1日新馆正式开馆。基本陈列《百年中英街》,在2006年经过了大手笔的调整充实,在历史陈列的基础上增加了较大篇幅的本土民俗生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展览复原了15个历史场景,浓缩了中英街一百年的变迁发展历史,突出了鸦片战争前沙头角本土历史和民俗文化,突出了“一街两制”的人文历史特色,首次把沙头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民俗陈列中剥离,成为全市首家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的博物馆。

建筑布局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较全面的记录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沧桑。其展楼总建筑面积1688平方米,共分为5层:

1层为迎宾大厅,外设观海平台,可供游客小憩及欣赏附近海湾山水相连的大鹏湾美景。

2、3层为《中英街历史》陈列厅,常设陈列共分六部分,它们依次是:热土、割占、抗争、变迁、发展、回归。3层还备有影视厅,可播放各种历史资料影片。

4层为临时展厅;现在展出的是反映一百多年前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亲自策划和领导的第二次反清武装起义为内容的《孙中山与三洲田首义》。

5层是博物馆办公场所,有设备良好的馆长办公室、职员办公室、小型会议室、接待室、美工室。

顶层是观景台,可鸟瞰大鹏湾和香港新界自然风光。馆内现收藏有400余件近现代历史文物、民俗文物以及千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资料,其中近现代文物的收藏最具特色。

我馆在陈列表现手法上也做了一些尝试。如复原陈列再现了晚清东和墟繁荣祥和的集市场面,其规模包括房屋40多座,赶墟群众200多人,各种道具1000多件,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进程。运用现代电子手段制作的香港、九龙、新界及沙头角的全景沙盘,直观地再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瓜分中国领土的罪恶行径。此外,展览还从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香港回归祖国等方面,展现了蓬勃发展的中英街新貌。

此外,博物馆广场陈设的中英街警示钟时刻提醒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和学生牢记中英街屈辱的历史,它与中英街1号界碑相互映衬,成为中英街一景。作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已得到政府和社会各届的高度重视,经常有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名人莅临参观并挥毫题词。

中英街

中英街地处沙头角,沙头角为原新安县的领土,它背靠梧桐山,南临大鹏湾,是一块历史悠久、美丽富饶、生机勃勃的热土,它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于一体,有发展旅游经济、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英街原为一条被称为鸬鹚径的泥沙河,由于经济的发展,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享有"购物天堂"美誉的繁华边贸小街,它虽长不过250米,宽不过3-4米,其历史变迁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中英街矗立的界碑,既是中国贫穷落后、清王朝腐朽没落和英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的历史见证,又是改革开放以及香港回归祖国和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见证。中英街"一街两制"的特殊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不仅在中国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馆长介绍

孙霄在书中提出,中英街的历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英分界之后,两国各管一侧;第二阶段就是“一街两国”到“一街两制”的过渡阶段,从《中英联合声明》签订后直到1997年6月30日;第三阶段从1997年7月1日开始至今。他还提到,其实早在1979年“蛇口炮响”之前,1978年7月,当时的省委书记习仲勋就来到了沙头角。习书记看到“一条小街、两个世界”的对比后深有感触,当场指示宝安县委书记方苞“要优先考虑沙头角”。这个指示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还早了几个月。79年后,深圳蛇口创建了一种工业的模式,而在东部的沙头角则创造了一种商业经营的模式。东西两翼同时起步,使得深圳经济特区这部发动机快速运作,为全国树立了一个样板。

孙霄认为,经过这三个历史阶段后,“百年中英街”随着香港回归已告终结。随着改革开放国内宏观经济发展,中英街被冷落其实是正常的,这正体现了国内经济的好转。未来中英街应该充分开发自身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走“人文中英街”发展之路。爱我中华,勿忘国耻警示钟。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北京工具箱
海淀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