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别名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江门市华侨文物研究中心
门票
免费
博物馆等级
国家二级(文物)
所在地/隶属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白沙大道西37号

简介

自1985年江门市博物馆建馆至今,已走过了30个年头。古语说:“三十而立”,对于一个人而言,便是他积累30年的人生经验,独立了,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了。江门市博物馆的30年,同样也是如此,风雨兼程,筚路蓝缕,由牙牙学语的婴儿,到日渐成长壮大,终于“而立”了。回顾这段令人百感交集的历程,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当然是十分重要的、有意义的。一切都是为了集训前行,这也是编辑《而立道更远》的缘起。

建馆初期,依托于陈白沙祠。这可以说是江门市博物馆的婴儿期  从省文管委和省博物馆调拨了一批文物,作为它的基础藏品,没有专门的仓库、藏品只好存放于春阳台二楼的阁楼上.安全堪虞。办公室则只能挤迫在碧玉楼的二楼。2000年,江门市政府动议扩建白沙纪念馆,两期工程之后。一个以白沙祠为主体,带有前院、白沙故里和后花园的系列建筑落成.汀门市博物馆可以说进入了青年期。有了陈白沙事迹专题展区,有了较大型的展室可作各种临时展览之用.有了专门的办公室.藏品也有了专门的仓库安放,随着人员的扩大, 文物普查,考古调查、各种形式的展览等工作次第开展起来,一时呈阳刚篷勃之气象。

这个期间,白沙钓台、陈少白故居、新宁火车站旧址陆续归属江门市博物馆代管,文物保护的观念也随着不断的宣传教育二在全社会日渐成为一种共识。作为海外华侨众多的江门五邑,也日渐产生了回顾历史和追求本土文化认同的迫切感.市政府关于建立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动议可谓应运而生。从2002年成立筹建小组,到2012年馆舍正式落成对外开放,经历了文物征集、分类、整理和馆舍设计等艰苦的历程,终于以生动丰富的现代化展览和傲人的4万余件馆藏华侨文物二成为全国华侨史专题博物馆中的佼佼者,各级领导、海内外嘉宾徜徉其中,无不深受感动,交口赞誉,名扬与华夏大地。

这时,江门市博物馆可以说进入了它的成熟期,它的“而立”之年。“白沙文化节”成为一个品牌,华侨文物、本地文物科研更上了一个台阶.成果迭出。各种展览应期推出,满足着博物馆走向社会、走向人众 、普及传统文化的历史要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金山伯的荣耀——五邑银信展”成功在北京展出,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等全日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也许便是江门市博物馆进入“而立”的一个重委事件和标志。这说明,“而立”是需要努力,需要付出的。的确,这些年来,江门市市博物馆工作繁多,同仁们经受着工作的考验.也享受着完成工作的快乐和荣誉,这是迈向“而立”的常态。“而立”,也因为它有着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和更上新台阶的自信。

应该强调,江门市博物馆一路走来,每一个脚印都是坚实的,而每一次前行,无不和国家的强大、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同时.它也与江门市委、市政府对文化的重视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一个宣传华侨文化、传统文化的窗口,作为一个研究、保护古代文物的重镇,江门市博物馆未来的路仍很长,等待着它的是更多的工作、更多的困难和考验.当然,还有更光明的前景。

发展历史


计划2010年底所有展馆将全面开放,总面积为6000平方米 ,届时将利用现代科技手法,采取声、光、电等技术,配上恰当的场景制作,把华侨文物与历史故事生动地展示于世人面前。

江门市博物馆自1985年成立以来累计举办陈列展览200多个,基本陈列有馆藏华侨文物精品展、陈白沙生平事迹展、陈少白生平事迹展、新宁铁路路史展。近三年来博物馆利用现有馆藏资源、引进展览、合作办展等多种办展方式,每年举办临时展览10个以上,每年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

1985年5月,江门市博物馆正式成立,为政府常设的专业文物管理机构,馆址定在陈白沙纪念馆内并对陈白沙纪念馆进行管理。

1997年2月和8月,市政府又将外海陈少白故居和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收归市博物馆管理。

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早在1992年就有人提议建立一个华侨历史博物馆,受当时的条件所限,未能实施;

到2001年,在江门建立一个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动议被市委市政府正式提上了工作日程,开始了华侨文物的大规模征集。

展馆情况

江门市博物馆通过多种合法途径拓宽藏品获得渠道,有广东省文管会调拨、考古调查采集、考古发掘出土、单位、个人捐赠及向各类文物商店和个人收藏家购买。截止2008年底,现有各类文物3万多件,其中九成左右是华侨文物。在馆藏的华侨文物中,实物达2万多件,照片1000多张,图书资料、刊物2700多册(份),内容丰富,对展示和研究五邑华侨史极其重要。

江门市博物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共12名。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博物馆学、五邑华侨史、地方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等方面的研究开展。

馆藏文物

运送银信(侨批)的竹箩

箩筐是送银信时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装载银信及当时的大头银元,以方便兑换侨汇。小小的银信,需要用这么大的箩筐去装载,可见当时银信之多、侨汇数量之大。

台山陇西村建村章程

1927年。从清朝同治年间以来,五邑华侨纷纷回乡建房建村,而且,还引入当时相对先进的西方“股份制”理念,章程管理,规划和建设乡村,掀起了一场以台山、开平乡村为代表的“华侨新村”建设潮流,使得“华侨新村”成为中国近代乡村建设的一大奇迹。五邑华侨在对家乡的建设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给予财、物,更重要的是他们引进了西方相对先进的管理制度,为五邑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帮助。

银信

江门五邑的侨汇收入数额巨大,为全国所罕见。展柜所展示的银信主要是华侨在侨居国从事各种劳动所得,用于赡养国内眷属的生活用款的见证。此外,侨汇的用途还包括投资实业和兴办慈善公益事业。每封银信封面上基本写明收信(银)人的姓名、华侨寄返家乡的侨汇金额以及托付人的姓名和地址等内容。从清末民初开始,银信已源源不断地流入五邑侨乡,至抗战全面爆发前,达到历史的高峰。

手摇救火车

在20世纪初慈溪村旅外乡亲在地方防火,捐赠四台手摇救火车。2004年慈溪村委将其中的一台捐赠给华侨华人博物馆。

口供纸(部分)

口供纸,是五邑侨乡特有的一种华侨文物。它是一种专门为出国的移民准备的,应付移入国移民官员询问的培训资料。此口供纸全长4.2米,里边记录了共350个问题及答案。

所获荣誉

2009年6月,江门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旧馆情况

全市有博物馆6家馆藏文物1.53万件,其中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113件。

各馆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健全管理制度,增添保护设备,加紧对自然磨蚀受损文物的维修,加强对馆内的防火、防盗措施,加大开放使用范围,使博物馆的保护和使用功能充分发挥。

江门市博物馆,馆址设于“陈白沙纪念馆”内。现有馆藏文物2300件,其中一级品2件、二级品26件。属下单位有陈白沙纪念馆、陈少白故居、新宁铁路陈列馆和市文物商店。

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115个,其中市县级95个、省级18个、国家级2个。文物保护单位做到“四有”,并得到及时维护保养,定期申报升级。

近几年来,经各级政府拨款修葺的文物保护单位有:江门陈白沙纪念馆陈少白故居、新会梁启超故居、陈坦故居、学宫、开平立园、南楼、开元塔、金章阁、恩平冯如故居、鹤山离明阁古塔等。现在,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已经被开发为重点的旅游景点。

博物馆的文物藏品,部分为政府拨款征集。江门市政府近几年每年都从财政中拨给市博物馆10万元,用于征集文物。华侨、港澳台同胞和社会群众的捐赠是收集文物主要渠道,2001年共征集1300多件。由为突出的是:港人利荣森先生向江门市博物馆捐赠陈少白书法5幅,其中一幅微微国家一级文物、二幅为国家二级文物。旅加华侨霍宗杰先生向新会博物馆捐赠文物两批共122件,其中有陶瓷、玉器、绘画等。新会崖西镇村民捐赠当地出土的古陶瓷111件。去年,为了筹办江门五邑华侨历史博物馆,江门市副市长李葳同志率队赴美国、加拿大,发动海外乡亲提供华侨历史文物,至今在海内外已征集1000多件。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广东工具箱
东莞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