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琼寺

别名
化隆县夏琼寺
旅游景区级别
2009年(3A)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七批(元至清)
所在地/隶属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甫乡下曲加村

结构

夏琼寺自创建以来,先后修建了妙音菩萨殿、弥勒殿、金顶殿、阿底峡殿、金刚佛殿、支扎佛殿、煨桑殿、地藏菩萨殿、监河弥勒殿、山佛殿、护法神殿等十一个殿堂,构成了一处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整体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布局井然,气势磅礴。

文物

夏琼寺为藏佛寺院,因藏传佛教格鲁派一代宗师宗喀巴大师在此剃度出家而闻名于世。该寺地势异常、幽雅殊胜。寺后山崖形如展翅欲飞的鹫鸟,故得名“夏琼寺”。寺内至今藏有舍利子和阿底峡大师灵骨装藏的洛格夏惹观音像、以释迦佛舍利子装藏的檀香木古塔、法王顾实汗的宝剑和顿珠仁钦、宗喀巴的金铜像、金书《甘珠尔》大藏经等珍贵文物。在历史上以戒律严格、多出名僧而闻名于该地。

人文历史

夏琼寺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是青海省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其创建者即宗喀巴大师的启蒙老师曲结顿珠仁钦(1309一1385),俗称曲结多仁波且,今黄南州同仁市夏卜浪人,曾学经于西藏聂塘、那塘等寺,任临洮寺法台,先后建同仁夏卜浪寺、尖扎昂拉塞康、夏琼寺等。夏琼寺的早期建筑有官康钦莫(大护法殿)、拉康钦莫(大神殿)等。1385年顿珠仁钦去世后,其遗体存放于该寺一砖砌灵塔中,并建灵塔殿。1583年,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应邀去内蒙古参加俺答汗葬仪路过夏琼寺,赠金将该塔改为馏金铜塔。十八世纪初,七世达赖噶桑嘉措又赐金铺盖灵塔殿金顶。此外,还有顿珠仁钦和宗喀巴师徒曾经住修的文殊殿等。1623年,该寺法台强巴林巴·丹巴仁钦创建显宗学院;1747年,由拉萨下密院高僧曼仁巴阿旺扎西建成密宗学院;1797年,由第三世西纳活佛崔臣达吉(1734一1802)建成医明学院,后于1802年改为时轮学院。该寺原有大小建筑群27处占地面积300多亩,有佛殿、僧舍共2260多间,木式楼房26座, 有“文殊修行洞”、“弥勒望河”塑像等古迹,供有传说用佛陀的舍利和阿底峡尸骨装藏的洛格夏惹观音像、宗喀巴的镏金铜像、金汁书写的《甘珠尔》等。清时,夏琼寺有寺僧3000余人,有大小活佛府邸(拉让)25座,最出名的为德央仓、贝斯仓(亦作伟士仓)、堪布仓和夏玛尔仓,为该寺四大活佛。据1954年统计,全寺有僧侣392户885人。全寺有大小活佛15人,即德央仓等四大活佛及桑堪仓、夏日东仓、宗困仓、齐合夏茸仓、角毛日西仓、多雪仓、错尕夏茸仓、西毛才让仓、云刚仓、扎哇仓、项欠仓等。据化隆县委统战部1958年9月5日统计资料,当时全寺有僧徒887人,僧房4131间,马93匹,骡53头,牛319头,羊280只,水地185.5亩,平山旱地1621.78亩,大经堂1座,小经堂2座,佛殿11座,吉哇公房61座,大厨房1座,共计488间。1958年后,夏琼寺为保留寺院,但大部分建筑被附近群众拆除。1963年有僧徒121人,1966年11月下降到94人,当时全寺有房屋1106间,牛32头,驴12头,山羊28只猪23头,土地200亩;同年关闭寺院,僧人遣返回乡,无家可归者安排在当时的查甫公社各生产队。1980批准开放,现有堂殿5间,僧舍755间,住寺僧人151户224人(内活佛4人,完德159人),树林近600亩,汽车1辆。

景观

夏琼,本为藏语,意即大鹏,乃附会山形之势以命名。其山在查甫乡南尽头,势如展翅欲飞之大鹏,雄踞黄河北岸,俯瞰九曲盘旋,远眺千山万壑 ,左倚尕吾山,右靠多尔福山,后托八宝山,有赞日:“青龙游于前,黄龟伏于后,灰虎卧于左,红鸟翔于右”。东、西、北三面峰恋重叠,南面如刀劈斧削,陡峭万仞,险绝异常。山顶建有古刹夏琼寺,从南向北远望,寺院恰于大鹏右肩,古人誉为佛教圣地。

格鲁派寺院

夏琼寺初建时属于噶丹派,格鲁派兴起后,它和其他噶丹派寺院一样,成为格鲁派寺院,采用色拉寺佛学教程,属于色拉寺系统。清乾隆三十六年(1772)十月,三世却藏阿旺图登旺秋(1725--1796)任该寺第三十九任总法台,曾捐银4000余两建成该寺具有128根大柱的经堂。自此,历辈却藏活佛为该寺寺主,夏琼寺成为佑宁寺的属寺之一。重琼寺所辖寺院《安多政教史》载有20多座,《夏琼寺志》云25座,主要分布在化隆县的西半部,即今支扎乡的支扎寺,雄先乡的雄先寺、卡夏德静房、赛康静房,查甫乡的才毛吉静房,扎巴乡的达东尕布寺、东冲寺、甲玉寺,德加乡的德加寺、知乎隆寺、昂思多乡的尕吾寺、尕若洞寺、尖扎麻尼经堂,二塘乡的科才卡昂寺,群科镇的安达恰罕卡昂寺、贡依寺、文布具卡昂寺,沙连堡乡的卡岗寺、郭卜列寺,德恒隆乡的尕加知岗寺、那加寺、塘才噶尔寺,加合乡的多达寺、麻达寺,石大仓乡的乙什扎寺。解放前夕部分寺院已经消亡,一般传为18座属寺,内分上下二部,支扎、查甫地区寺院称为上部属寺,其下至乙什扎寺,称之为下部属寺。《夏琼寺志》亦云,今海南州贵德县白马寺(藏语谓之郭密却什典格寺)、化隆德恒隆若索寺、甘都东麻昂寺、海西州都兰县香日德镇香日德班掸行辕等原为夏琼寺属彦,后献白马寺于却藏活佛,献若索寺于尖扎拉莫德千寺的直于仓活佛,献东麻昂寺于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活佛。香日德班禅行辕最初由六世班禅赐给夏琼寺,后因路途远,夏琼寺复献于班禅大师。

显宗学院

夏琼寺原有大经堂1座,是为显宗学院,另有居巴札仓(密宗学院)和曼巴札仓(时轮兼医明学院)。显宗学院由法台直接管理,巴札仓的主要僧职称“居巴本洛”,曼巴札仓的主要僧职称“曼巴喇嘛”。曼巴喇嘛从引经师(翁则)中选任,当居巴本洛接任法台后,曼巴嘛喇可接任居巴本洛。法台代表德央,贝斯、堪布、夏玛尔四大活佛掌管全寺一切事务。下设四大头人:一为文保,法台不在时,可代替法台掌管一切;二为僧官,负责新僧的吸收、监舍僧众对教规的遵守等;三为僧纲,专臂各属寺及其活佛;四为格干,负责教经及检查督促学经活动,四大头人下设加索2人,协助四大头人办理供茶等具提事务;另设于巴18人,其中2人专管寺内仓库,其余16人,每4人协助一头人,处理寺内有关事务及调解僧人间纠纷等。干巴下设“具宦”(相当于僧众组长)若干,侮一具宦管辖10余户僧人。五十年代共有具宦16人。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青海工具箱
海东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