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英塔

门票参考
20元
开放时间
08:30~16:30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三批(南宋)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塔下街

发展历史

史载

据志书记载,唐咸通年间(860—874),有僧名云皎,游历长安时,得僧伽大师(又名泗州大圣菩萨)所授“舍利(注:指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的遗骨)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归来后建石塔藏之。

石塔始建于中和四年(884),成于乾宁元年(894),名上乘寺舍利石塔。

后因称有神光见于绝顶,遂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于石塔之外增建木塔经罩护之,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塔里塔”。

根据建外塔缘由,取佛家语“舍利飞轮,英光普照”中之二字为塔名,更名为飞英塔。

上乘寺也因塔易名“飞英塔”。

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塔遭雷击而焚于火,因“舍利无恙”,旋即重修石塔,至今石塔上刻有“绍兴二十四年”等年代题记字样。

外塔亦于南宋端平初(1234)“茸而新之”。

再次遭雷击后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修缮。1929年,因年久失修,塔顶漏损而突然倒塌,内外塔均遭重砸,继而风雨侵蚀,塔身日趋残破,游人唯有望塔兴叹。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

1961年4月,飞英塔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古塔考察团、国家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古建筑专家先后到湖州对飞英塔作了认真的考查和实地勘察,确认它是国内罕见的古塔珍品。

1982年被列为重点维修项目,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测绘和设计。

经国家文物局审检批准拨款一百余万元对飞英塔进行大修,历时五年,于1986年底竣工。1987年元旦开放。

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渊源

飞英塔原来位于飞英寺西侧的舍利石塔院内。

寺院始建于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唐僖宗中和五年(885年)更名为“上乘寺”,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始改为今名。

内塔创建于唐中和四年(884年),后来塌毁废弃,现存的石塔重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

外塔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绍兴二十年(1150年)塔遭雷击塌毁,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重新修建,元、明、清三代又经过了多次的修葺。

传说

传说飞英塔是陈武帝陈霸先为他心爱的飞英姑娘建造的。陈霸先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湖州长兴人。他出身贫苦,从小是孤儿。

长兴人喜习武,陈霸先从小也随大人练武,他勤学苦练,习得一身好武艺,且长得人高体壮,熊腰虎背。

在他15岁那年,堂姐被邻村的一个纨绔子弟强抢去,陈霸先黑夜潜入纨绔子弟家门,将他杀死,然后连夜出逃。

陈霸先翻山越岭,逃到湖州。当时湖州城中有一家姓钱的员外,家富百万,正在建造府第,工程浩大,工匠数百,民工数千,陈霸先给钱员外家做小工。陈霸先身高体壮,力大无穷,别的小工两人抬一根木头,他一只臂膊挽一根,一人两根木头;别的小工挑砖50块,他能挑200块,干活很卖力。

钱员外已年过半百,家有一女,名飞英,不仅美貌,且赋诗抚琴,手工女红,件件皆能,年岁与陈霸先同庚。

她有时也到建房工地上玩耍,一日见到陈霸先一人挽两根长木,行走如飞,不觉惊叹;又见陈霸先年轻英俊,顿生爱慕之情。有在凑巧相遇,飞英小姐对陈霸先说,你身手不凡,当求出人头地,希望陈霸先学习兵法,将来有所作为。

陈霸先表示家贫无力读书,只能做工以维持生活。飞英小姐极为同情,表示愿意教陈霸先读书识字,陈霸先拱手相谢。

于是相约,每晚在后花园读书识字。飞英祖父原是武官,位至总兵,家有些兵书,飞英也偷来让陈霸先学习。

陈霸先如饥似渴,如此三载,从未间歇。其间,二人互倾恋心,私订终身。

飞英小姐已长成18岁的大姑娘,钱员外准备择婿入赘。飞英小姐向父亲禀告与陈霸先已订终身之事。百万富翁,招个小工的女婿,钱员外的脸面往哪儿搁?为了斩断女儿的恋情,向知县密告陈霸先偷窃。知县受贿,将陈霸先收入监牢。

陈霸先怒火满腔,越狱而逃,半夜进钱家,擒住钱员外。飞英小奶前来求情,她说家父就是有许多不是之处,究景是父亲,望饶他一命,并希陈霸先快离开此处,学业已有所成,速去从军,若有出人头地之日,前来娶亲,她一定老死相等。陈霸先依了飞英,一揖道:陈霸先决不辜负小姐的期望,出人头地之日,前来娶亲。

陈霸先投军,英勇善战,屡建巨功,官拜大将军,后登上帝位。他立即命钦差,火速前往湖州,迎娶飞英小姐。谁知钦差回京禀报,飞英小姐早已谢世。原来,陈霸先一离开湖州,钱员外再三相逼飞英另择婚配,飞英小姐表示非陈霸先不嫁,父女反目。然而,陈霸先一去多年,音讯全无,飞英小姐相思成疾,卧床数年,在“陈郎,陈郎”的呼唤声中闭上了眼睛。

陈霸先白衣素服,亲临湖州,为飞英小姐吊唁三日。感念飞英小姐的恩情,特造塔以表世代纪念。为区别佛塔之塔,特造内外二塔,其塔名“飞英”。

主要景点

内塔结构

内塔为仿木构楼阁式,八面五层,下设须弥座,由一百多块太湖青白石雕凿拼叠而成,不含塔刹高为15米。各层腰檐、平座及其斗拱等建筑构件雕刻精细,型制规整,均合宋《营造法式》制度,石刻斗拱采用偷心造,其形式较古老。尤其是塔身转角雕出梭形瓜楞状倚柱,覆盆式柱础,此种做法除宁波保国寺大殿外,已不多见。塔身各面均辟壸门状佛龛,内雕大幅佛传故事及千佛造像,构图严谨,刻划入微。引人注目的是第四层北面的观音像,乃是出神入化,别具风采。高大的须弥座更是石塔雕刻的精华所在。首先跃入眼帘的是束腰八边的狮子群像,造型生动,呼之欲出,整座石塔不失为一件庞大的唐代雕艺术珍品,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外塔结构

新修的外塔为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塔。 外塔七层八面,通高55米。副阶宽敞明亮,塔体收分自然、塔刹高峻挺拔,雄浑古朴、端庄秀丽。其中具宋代建筑风格的是平伸舒展的翼角,简洁朴实的檐面,用材硕大的斗拱和寻杖望柱式栏杆。由于内含石塔,致使外塔构造更为奇特。四层以下中空,沿内壁悬挑出各层平座和楼梯,与各层外平座相通;上三层统设楼面, 四层、七层施平纂式天花,六层底架设计十字交叉的千斤梁,悬挑27米高的塔心柱,直插刹尖。顶檐梁架为斜柱结构,坚实稳固,颇为壮观。外塔斗拱用材硕大,规格甚多亦为一大特色。全塔内外共施木质斗拱348攒,此外还有乳袱下的丁头拱以及大量的砖刻扶壁斗拱。其中尤以二层内平座下斗拱采用“七铺作重拱出双杪双上昂偷心造”做法,实为现存木结构古建筑中所鲜见。登塔楼梯设在副阶廊内,拾级登临,盘旋而上,可直达顶层。内可饱览石塔精华,外可俯瞰湖城风光。飞英塔不施彩绘,红墙青瓦,朴实无华,塔旁伴银杏一棵,杆大数抱,枝繁叶茂;老树古塔,交相辉映,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名人咏叹

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名流对飞英塔的赞赏题咏不绝。如宋代苏轼多次登游飞英塔。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登飞英塔》诗云:“梯飙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千里湖光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鱼龙滚滚扶舟楫,鸿雁冥冥避网罗。谁种山中千树桔,侧身东望洞庭波。”飞英塔已远胜当年风姿,正以雍容大度的非凡气概,为湖州和江浙沪地区增添一处景观。

旅游信息

门票:20元(全票) 10元(半票)

该门票没有税务章。

开放时间:8:30—16:30( 16:00暂停售票 16:30闭塔)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浙江工具箱
湖州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