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山岛双龙沙滩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

基本介绍

衢山岛周围水域最深41米,最浅2米,平均水深10米,可利用岸线30余公里,拥有3个深水良港。衢黄港位于衢山本岛北面,东西岸线8公里,南北宽4公里。港域和通海航道水深大于22米,可建20-3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蛇移门港位于衢山本岛东面,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公里,港域和通海航道水深大于22米,也是建造20-3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的理想港址。衢山港位于衢山本岛西侧,南北长5.8公里,东西宽0.4-4公里,港区面积10平方公里。可建造各类客货码头泊位。岛的南面可建10万吨级船坞基地二个(分别为马足和枫藤嘴)。

古迹有培荫村孙家岙新石器时代遗址、岛斗村普济寺(俗称宋朝宫,宋朝建,清光绪年间重修)、桂花东岳宫(清嘉庆年间建,光绪年间重修)、清同治年间所建的洪因、洪福、普庆三寺,合称观音山广济寺。自然风光有观音山景区,沙龙沙滩,鼠浪石笋坑,乌贼岩仙人脚,三星国际灯塔等。观音山为省级风景旅游点,山上常年白雾缭绕,使山上的佛教文化更添神韵。与沙龙沙滩、鼠浪垂钓构成衢山"一山、一滩、一海"旅游的整体框架,开发潜力较大。

景点景观

衢山岛斗码头

凉峙东海风情渔村--外高涂农业观光园--田涂21世纪新渔村

特色:观光、采果、捕捞、踏浪、海钓、吃渔农家菜,住渔农家屋,可尽享海岛农村之优美、渔村之朝气,大海之磅礴,岛礁之壮观和海岛生活的无限乐趣。

田涂渔村

田涂渔村位于衢山岛东面,面临黄泽洋,与鼠浪岛隔海相望,全村有出海船只95艘,年产值1.4亿元,村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是市级文明村和市级小康社区、村委投资300万元,以建设休闲渔业基地(以垂钓为主)、渔家乐、“渔人码头”海鲜美食等旅游休闲项目。

凉峙东海风情渔村

凉峙村位于衢山岛北面,面临黄泽洋,全村房子依山面海而建,出海渔船30艘,村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大力发展旅游业,陆续不断的游客游玩后都表示环境很优美,空气很清新。已经建成特色景点有:姜太公钓鱼,望海亭,铁索桥,大风车观景平台。

外高涂农业观光园

位于衢山岛中部,全村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现已有陆上运输、精制盐业、效益农业和家庭手工织造等四大产业。全村共有果园220亩,果实品种优越,具有较好的观赏和品尝价值,将投入几十万元,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并开始经营“农家乐”休闲住宿和农家餐饮。

衢黄港

衢黄港位于大衢山西北,港区南临大衢山,北界黄泽山和小衢山,因以得名。横向东起上海山,故又名上海桥梁港。

该港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4公里,水域面积32平方公里,是舟山北部规模最大,地理位置最重要,水域有掩护的深水大港址。中间的双子列岛将港区分为二部分,列岛联堤围垦后可形成面积达5平方公里,南北皆有5公里深水线的半人工岛。

北部的黄泽山港是长江口附近综合条件最佳的原油进口港,其优点:

一是离浦东南汇嘴仅57公里,油管造价低;

二是有2个口门,东口水深23米,27万吨级油轮(再大过不了马六甲海峡)可出入,西口水深11.2米,空船可出去;

三是南有双子等山,水域围护条件好,而且港区不是过往航道,油船进港后二头可用拦油栅封闭水域,环保条件好,此点对舟山渔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港区风浪也小。

双子山以南为衢北港,适于作集装箱港。其优点: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有以下各线在此交汇:濒临金山港通海的北航线,该线是已定的部分航段面浚深的航线,本港是出入金山港外轮的必经之路,离金山港57公里。位于南北航线上,大连至陈山的油轮和秦皇岛至独山电厂(420万千瓦)和漕泾电厂(240万千瓦)的煤船都经过本港西侧,离沪潮港只有32海里,滚装运费较低,中间有23个岛礁,和浦东架桥相通时可作桥墩。离外高桥73海里,可为外高桥加减载集装箱。东海至浦东的油气管擦过本港东北,若设支管,易得能源。

二是发展前景广阔。围垦衢山本岛北岸后,可得平地15平方公里,岸线7公里,双子山可形成岸线10公里,黄泽山有3公里岸线,若和小衢山相连,可得岸线8公里,所以整个衢黄港最终可形成25公里岸线,足供整个长江流域长期发展之需,此外衢山本岛南岸尚有15公里深水岸线可备用,因在一个岛上,集装箱调配并无不便,衢山是个淡水较丰富的大岛,后方条件好。

三是有二个口门,可作金山通海航道的一部分,东口门水深23米,不论集装箱发展到那一代皆可适应。

四是起步可先建鸡笼山至辫子山长700米的海堤,工程不大,但可形成2平方公里平地和2公里岸线。

五是港南2公里有岛斗城区可依托。

蛇移门港

位于衢山岛东北侧,离宝钢85海里,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矿石船至宝钢的航线经过港东的三星灯塔。港口水域长45公里,平均宽2公里,面积约9平方公里。港内20米等深线南北贯通,等深线间宽度在700-1100米之间。水底为泥质。港内最大涨潮流速1.70米/秒,相对较北仑10万吨级码头附近2.89米/秒小。落潮流速更小,变化于1.38-2.8米/秒之间,有利于船舶操作。该港有二个口门,北口航道水深23米,比北仑港区口门深5.4米,南口深13.8米。重船可以北口进,轻船可以南口出,避免船舶调头的麻烦,又不易淤积。

27万吨级船吃水较12万吨级深4米,以此推算,蛇移门港27万吨级船舶的通航保证率尚大于北仑港12万吨级的通航保证率。27万吨级船舶不易控制,进入有掩护水域后方可停车,制动距离为5倍船长即1720米,本港制动距离为2520米,较为富余。港区二侧有山围护,港内泊稳条件较好,两岸深水岸线长5公里,可建10个27万吨级泊位,年吞吐量可达1亿吨。港内水域无超深潭,也无地震及龙卷风灾害。港东的鼠浪群岛面积5平方公里,有可能通过连岛围垦形成10平方公里的岛屿。

衢山基督教

在衢山镇,该镇不少于1/3的人口是基督徒。

主要聚会点有:

衢山桂花福音堂是衢山基督教活动的中心,民国17年建设,解放初被占用,1986年重新开放。2000年又扩建。同时在岛斗,洞礁,四平,万良,太平山又都有教会。

观音山

观音山,屹立于东海蓬莱仙乡浙江省岱山县衢山岛中部,南临昔日驰名的大黄鱼主渔场岱衢洋,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与全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的普陀山相距34海里,和"南方北戴河"嵊泗基湖沙滩相距23海里,在嵊泗与普陀的中间,可形成嵊泗、衢山、普陀山旅游一条线。

传说很早的时候,这座山又高又大又美又壮,高插云霄,观音大士就在此山落脚安身,禅封做功。古历六月十九的那一天观音大士禅封天下八十一座名山,不想竟忘记了自己立脚之山,禅封完毕,方才记起,却已来不及了,那山顿时塌低了许多,成为现 在样子。观音大士才一脚跳到普陀紫竹林安身。然而观音大士从未忘记此山,每每来此山说佛谈经施恩解难,因此,人们以大士雅号"观音"为此山名。观音来往不绝,普陀、蓬莱藕断丝连,互成一体。俗话说:只去普陀,不上观音,才行半程。怪不得人们称观音山为"观音得道第一山"。

观音山峰峦高耸,数峰连环似莲花,最高点天灯顶海拔31⒋4米,是岱山县最高点,比普陀佛顶山高出三十余米。衢山岛四面环海,观音山南面山笼连海,在海洋性气候影响下,山上冬暖似春,夏凉如秋,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四季气候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1⒍7℃,降水量87⒊6毫米,是旅游避暑好地方。峰顶常有云雾缭绕,山头若隐若现,似天庭仙境。夏秋季节,白云飘绕山尖,时浓时淡,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盘旌飘卷与天宇相连,似仙人驾云下凡,为"观音驾雾",是观音山的一大奇观。

观音山集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于一体。山间广济寺分上、中、下三座,1985年列为宗教旅游胜地。下寺洪因寺,处观音山东侧山腰,海拔175米,建于清同治年间,现建筑面积1099平方米。中寺处海拔225米,原系观音殿,清乾隆四十年(1775)建,现建筑面积1201平方米。上寺处山顶,原名洪福寺,清咸丰四年(1854)建,现建筑面积757平方米。山上最宏伟的建筑当数原天灯塔旁的玉佛宝塔,塔高四十五米,十一层。佛塔基层十米周方,用精凿加工的花岗石叠砌而成,内有梯阶,可逐层而上,并逐层安列玉佛二百尊。登上最高层,蓬莱仙乡秀境可一览无遗。塔顶天灯,使方圆数百里都能见晶晶亮光。为舟山群岛一大景观。1986年6月,观音山有数名上海游客有幸目睹一奇特景观:观音山南云天忽现黄墙寺院,观音金身及千尊金佛现出奇妙的海市蜃楼,1987年农历六月十八晚,传说中观音大士到观音山谈经施恩解难之晚,数名到山礼佛群众再一次目睹佛像奇观:一缕云雾从山顶直通天顶,遮梳月亮,月亮又漏下一束光来,斜射山顶,真如观音驾临,煞是神奇。为再现这两次奇观,1990年,数千名善男信女出资塑造了1000尊优质汉白玉精制的玉佛和700尊香樟木雕塑的地藏王,收藏在中、上庵之间的千佛殿内。这些佛像井然众立,琳琅满目,形姿生辉,此处佛像列放数为全国之最。在上寺与中寺间的"观音殿"、"西方殿"中,安列的阿弥陀佛重二吨半,高二米三十五。观音立像是由重五吨,高三米八十的玉石所雕,栩栩如生,人们在这里既可参佛拜圣,又可欣赏我国雕塑艺术之风采,想象神话世界的奇丽故事。

历史沿革

衢山岛上设立衢山镇。衢山镇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北部,处长江、钱塘江入海口外缘,背靠沪、杭、甬经济区。

衢山镇以岛建镇后,辖大小岛屿79个,其中住人岛屿5个(衢山本岛、小衢岛、黄泽岛、鼠浪岛、下三星岛)。衢山岛总面积73.6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13.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第24大岛,舟山群岛之第六大岛(仅次于舟山岛、岱山岛、六横岛、金塘岛、朱家尖岛)。全岛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约18公里,南北平均宽度4公里。

据岛斗镇孙家岙出土的石刀、石斧等文物考证,5000年前已有人在衢山岛上劳动、繁衍生息。唐时,衢山称岣山,属翁山县之蓬莱乡;宋、元时,属昌国县、昌国州之蓬莱乡,称朐山村;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昌国县废,岛民遣徙入内地;清时,称大衢山,亦称衢山,有通衢大道之意,属定海县、定海直隶厅;光绪年间为蓬莱乡衢山庄;民国年间称衢山,设岛斗、乍门两乡(民国34年建岛斗乡),属定海县;1949年属滃洲县;1950年解放后,建衢山区,属定海县;1953年6月属岱山县,1958年改为岛斗公社;1961年撤社设区;1962年6月,岛建大衢县,管辖7大公社,县政府驻地岛斗公社幸福大队。1964年6月,大衢县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岱山县和嵊泗县;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1993年底,岛上设1镇(岛斗)2乡(四平、万良),1999年11月,设立衢山经济发展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下辖岛斗镇、四平乡、万良乡,2001年7月,撤二乡一镇,合并为衢山镇,镇政府驻地岛斗。

2000年,全岛行政村52个,有居民21533户,55882人。

衢山岛是中国最美海岛小镇之一,是东海上的一颗明珠。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浙江工具箱
舟山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