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

门票参考
50元
开放时间
08:30~16:30
适宜季节
全年
旅游景区级别
3A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六批(1950-1975年)
所在地/隶属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宁远街

管理所介绍

抚顺战犯管理所(War criminals' control house of Fushun),成立于1950年6月,是世界上保存比较完整的一所羁押与改造、审判战争罪犯的监狱遗址。共接收、关押、教育、改造了日本战犯982人,伪满洲国战犯71人,其中包括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1986年,根据国内外友好人士和社会团体的请求,经国家公安部、外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报请国务院批准,抚顺战犯管理所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11月,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共接待36个国家和地区观众400余万人,其中日本游客3万左右。近300名日本战犯曾重访过被他们称为“再生之地”的这间管理所,众多日本战犯归国后成了中日友好人士,这一点尤其被世人认为是奇迹。

据了解,此次修缮前,由于该所建筑年代久远,基础设施陈旧,部分主体建筑出现裂缝、倾斜甚至倒塌等现象。2008年4月起,辽宁省委、省政府投资3030万元人民币进行全面修缮。

重新开放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恢复建设了部分当初的建筑和大礼堂,新建2000平方米现代化陈列馆;增加了《改造日本战犯陈列馆》和《改造末代皇帝专题展》等展馆,展览面积扩大4倍,基本使其恢复了原貌。

在新落成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新陈列馆内,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展厅内,展示800余张图片、500多样实物,特别是有关末代皇帝溥仪的80余件实物展品还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

近100位日本友人,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大约300余人参加了庆典仪式。下午,在战犯管理所前的谢罪碑广场上,前日本战犯坂仓清、高桥哲郎及日方代表80多人敬献了花篮,表达对当年侵略行为的悔恨。

抚顺战犯管理所,位于辽宁省东部抚顺市内浑河北岸,高尔山下,占地面积二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六千六百余平方米。该所建于1936年,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侵华战争中,为了镇压中国的抗日志士和爱国同胞修建的一所监狱,当时称为“抚顺监狱”。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战败后,被国民党占据,曾改作“辽宁第四监狱”。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抚顺解放后,东北人民政府在此设立“辽东省第三监狱”。一九五0年六月国家司法部根据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将辽宁省第三监狱改为抚顺战犯管理所。

历史经历

一九五0年七月,中国政府依据《波茨坦公告》、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军事法庭有关处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罪犯之规定,根据中苏有关协定的条款,开始正式接收由苏联政府移交给我国的在侵华战争中被苏军俘获的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的日本战犯共计982人,伪满洲国战犯71人。之后,又陆续收押了在国内解放战争中被人民解放军俘获的犯有战争罪的蒋介石集团战犯354人。对待上述战犯,抚顺战犯管理所全体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改造战犯所确定的一系列政策,给予战犯人道主义待遇,终于使昔日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在我国特别军事法庭的正义审判面前低头认罪。把伪满洲国战犯和蒋介石集团战犯改造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人。一九五六年六月至一九六四年三月间,在该所关押的日本战犯分期分批被全部释放回国。一九五九年十二月至一九七五年三月间,被关押的伪满洲国战犯和国民党战犯也被分期分批全部释放。对于该所在改造战犯工作中所做出的突出成绩,周恩来总理曾给予高度评价,并称赞道:“抚顺战犯管理所工作很有成绩,改造日本战犯尤为显著;我们把末代皇帝改造好了,这是世界上的奇迹。”一九八六年五月,该所经公安部、外交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其作为改造战争罪犯的旧址,正式对国内外开放。

两次修缮

1999年,抚顺市人民政府拨款800万元,再次对该所进行更彻底全面的修缮。该所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维修,已经建成具有综合陈列馆、改造末代皇帝陈列馆、日本“中归联”活动陈列馆,以及10余个参观景点和服务设施比较配套的对外接待旅游参观的世界知名观光胜地。同时也是对外进行和平教育,对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经过为期两年多的全面修缮,建成新馆,并于2010年6月20日起重新对外开放。随着改造日本战犯陈列馆和改造末代皇帝专题展等展馆的陆续筹建完成,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成为当今世界上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羁押和成功改造战争罪犯的场所,也成为一座反映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胜利的历史丰碑。

现名叫——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国家三A旅游景点,

关押战犯名单

藤田茂(ふじたしげる,1889年-1980年)日本陆军中将,骑兵旅团长,1945年任59师团长。“中国归还者联络会”首任会长。1956年6月经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审判,判徒刑18年。听到判决,他痛哭流涕地说:“若论我的罪,判几个死刑,也不能赎罪于万一”。在狱中接受了良好的改造。1963年2月,被提前释放回日本。回国以后,被选为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会长,积极开展日中友好、反战和平运动。1965年、1972年两次率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代表团访华时,都受到了周恩来总理接见。1980年因病去世。

铃木启久,男,1890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1911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3期),入伍后在日本会津步兵第65联队历任中队长、大队长、联队副官。1938年来华,在东北任日本关东军第2独立守备队步兵第12大队大佐大队长。1940年到华中任步兵第15师第67联队大佐联队长。1941年晋升为少将,到华北任步兵第27师第27步兵团少将团长兼唐山地区防卫司令官。1944年在河南新乡任新编独立步兵第14旅少将旅长。担负黄河以北的京汉线守备,同年7月旅团扩充任日军第117师师长(丙种师),1945年晋升为日军中将。1945年4月原本预定参加老河口作战,后转隶关东军44军,1945年8月,在东北吉林省公主岭被苏军俘虏,关押在西伯利亚。1950年7月被引渡给中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6年6月经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审判,被判有期徒刑20年。

佐佐木到一(1886~1955),日本陆军中将,南京大屠杀的主犯之一。1937年被编入华中派遣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三十旅团任旅团长,参与了侵占上海的作战和率部进行了南京大屠杀,野田毅和向井敏明两个进行“百人斩”的恶魔便是此人手下。他指挥所属部队一次就屠杀中国军民3000多人。战后被苏军逮捕,移交给中国法庭,处以有期徒刑期间病死狱中。

热门景点
热门旅游线路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辽宁工具箱
抚顺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