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贡国家地质公园 记录地质灾害的痕迹(图)

易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与林芝县交界处,主体位于波密县易贡乡。总体呈宽带状展布,长轴方向呈北西——南东向。总面积为2160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易贡巨型山体崩塌地质遗迹为特色。

易贡国家地质公园 记录地质灾害的痕迹(图)1

易贡河谷

2004年,在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的易贡乡,发生了一次巨型的山体高速滑坡事件,大片森林被毁坏,易贡茶厂的茶园被淹没,4000多人无家可归。这次灾害给西藏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同时也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地质灾害遗迹,从此就有了以地质灾害遗迹为主体的易贡国家地质公园。公园里雪山成群,冰湖、峡谷、瀑布遍布,泥石流沟、角峰、温泉到处可见,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集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博物馆。这里是高速滑坡特征保存最完整的研究场所,也是向人们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科普教育基地。

主要地质遗迹有易贡巨型山体崩塌区、易贡巨型滑坡区、易贡堰塞湖区、易贡藏布——帕隆藏布断裂带与反向河区、茶场与铁山旅游区、冰川地质遗迹区、现代冰川区、峡谷地貌区与次生崩塌滑坡区。

本地区为深切高山峡谷地貌,造成了明显的气候垂直变化。从终年积雪的高山寒带向下,为高山亚寒带、山地温带、亚热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不同的垂直气候分带。易贡巨型山体崩塌分为发生区与堆积区,崩塌体的体积达3000万立方米,崩塌的最大落差达2580米,滑坡的最大垂直运距640米,最大水平位移为6700-7000米,堆积体方量达到3亿立方米,主要包括高速滑擦痕、高速滑坡特有的喷水冒砂坑、土丘群;以及易贡堰塞湖区遗迹、易贡藏布——帕隆藏布断裂带与易贡——鲁朗走滑断裂构造遗迹、易贡堰塞湖决口遗迹、易贡堰塞湖溃决形成的次生崩塌、滑坡遗迹;古冰川活动遗迹及相应的地质生态环境等。

易贡国家地质公园 记录地质灾害的痕迹(图)2

美丽的易贡错

易贡巨型山体崩塌——滑坡的独特类型是极其少见的。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地形条件是区域乃至全球构造促使整个青藏高原持续抬升的结果,由于组成这一地区的地层多为坚硬耐风化的岩石,且河流沿构造线分布,既易于深切,又有强大的水动力条件的侵蚀,导致地形比高在继续加大,使得斜坡稳定性进一步减弱。这一地区的气候更是独特,其降雨不仅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又存在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及其加拉白垒峰与横断山脉之间的谷地向北伸入,降水量丰富,在受到高山阻挡的区域,形成我国规模最大的海洋冰川群,海洋冰川的冻融一方面加剧了高山地区岩石裂隙的楔劈作用,又增大了河流的流量和对河谷的侵蚀切割能力,进一步加剧了河谷两岸的边坡失稳和崩塌、滑坡的形成与发生。

由于岩石坚硬,受到断裂构造作用,其裂隙必然发育。裂隙的发育方向亦制约着崩塌的形成,裂隙的连通程度则决定了崩塌发生的频繁程度。断裂构造的长时间作用又使得不断有岩石发生破裂,而给扎木弄沟源新的崩塌创造了条件。

热门旅游攻略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旅游线路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