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昭古城——古道成就的古城(图)
在莽原和雪山脚下,清澈的尼洋河边,巍峨的群山怀抱,有一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小镇,它的名字叫“太昭”。次从拉萨到林芝,翻越米拉山后,我就会有一种期待,走进太昭,对话历史,聆听民族融合的声音。
俯瞰太昭古城
太昭古城,原名江达,位于拉萨--林芝公路的左侧,距拉萨仅200多公里,是川藏古道及青藏古道中路、东路的交汇点(所以这里又称为唐番古道驿站),也是一个重要的驿站,在唐代时成为西藏的重要城镇之一,元朝即开始设立驿站,清朝时更是成为国家边疆的重中之重。相传唐朝文成主即由此进藏,并曾在此小住。
现在的太昭古城保存完好,可依稀得见当年规模,当年尼洋河上的大桥遗址还在,弯弯曲曲的唐番古道(也就是茶马古道)与川藏公路隔河相望。
商贾云集缔造往昔繁华太昭古城位于318国道旁,地处工布江达县城西面,距县城20公里。未入太昭城,镌刻有“太昭古城”的牌坊先入视野,高大挺拔的背后是厚重与深邃。跨过吊桥,置身古老的民居,视线穿过驿站城门,把思绪拉到历史深处,太昭曾经的繁荣涌现出来。清末民初,江达更名为太昭,管理着东起巴河镇,西至米拉山,北至娘蒲乡的广大地域。与雪卡宗、角木宗、孜拉宗等三宗,一同构成著名的“工布四宗”。
金戈铁马自古内地通往西藏的路有4条:青藏西道、青藏中道、青藏东道、川藏驿道。其中,除青藏西道以外的3条都要经过太昭,因此太昭古城也是军事交通要地。据《卫藏通志》记载:“江达乃西藏咽喉重地,驻扎官兵防守。”《西藏志》记载:“江达设守备一员,兵120名。”正因为太昭宗经济繁荣,军事、交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原太昭古城的北面和东面共建有4座寺庙,分别是:“吐吉拉康”、“乌金拉康”、“关帝庙”和“度母庙”。由于历史变迁和清末战争的频繁发生,只有“吐吉拉康”遗址还可以看到寺庙大门和墙壁上的壁画。“乌金拉康”旁还树立着当地商人、群众和官兵捐资修葺唐蕃古道的“万善同归”碑,见证了自古以来西藏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反映了西藏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历史融合和深厚情谊。其余两座寺庙几乎全部倒塌,只留有寺庙遗址。不过据当地老人回忆,“吐吉拉康”为格鲁派,土木结构,主供佛为千手千眼观音,左右两侧有上百卷的甘珠尔经书;“乌金拉康”为红教宁玛派,土木结构,主供佛为莲花生大师;“关帝庙”又称“格萨尔拉康”,位置在大杨树旁,为全木质结构,留有“敬献宝炉”石碑,每逢藏历4月15日,即藏历萨嘎达瓦节,正是汉历清明前后,当地群众会在关帝庙集会,举行祭祀活动。“度母庙”遗址在大柏树旁,为全石质结构,寺庙大门正对太昭村,主供佛为80厘米高的大度母,旁边有1000余个20厘米高的小度母。
太昭古城与唐蕃古道连为一体,古道成就了古城,古城守护着古道。唐蕃古道是古代吐蕃与内地联系的交通要道,建于松赞干布时期。松赞干布就是由此到柏海(青海扎凌湖)迎娶了文成公主。唐蕃古道入口,右侧山崖有一处凹陷的地方,当地人称之为藏王避雨石。
地理位置:位于拉萨至林芝的318国道左侧,距拉萨仅200多公里。
主要景点:古城风貌、茶马古道等。
交通:可从拉萨或林芝包车前往,也可搭乘拉萨—林芝的往来班车,在太昭古城下车。
住宿:从林芝或拉萨出发往太昭古城,当天即可返回。也可在太昭古城内的民居留宿。
上一篇:老独走西藏--派镇
下一篇:简单生动的日土岩画(图)
- 丹东 | 长隆酒店火车票代售点
- 丹东 | 铁成集团
- 丹东 | 铁路疗养院客票火车票代售点
- 丹东 | 中联福春
- 丹东 | 丹东站多经
- 丹东 | 铁通大厦
- 丹东 | 铁道旅行社
- 丹东 | 中联酒店
- 丹东 | 物业管理处火车票代售点
- 丹东 | 东沟客票火车票代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