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唐卡的分类(图)

西藏唐卡的分类(图)1

精美的唐卡

当我第一次看到手工绘制的唐卡时,还以为那是印刷品。可以说,从没有哪一种手工绘制的图画如此精致。据说,唐卡的颜料是由岩石中提取出来的天然颜料,颜色可以保持百年的鲜艳。这就是我对唐卡的第一印象。

唐卡(Thangk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它是绘画或刺绣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

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

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唐卡与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及珍珠唐卡等。

唐卡的分类

唐卡最常见的尺幅是条幅形,底边留有很大的空白,尺寸一般是长75厘米,宽50厘米,除条幅形唐卡外,还可以看到横幅形唐卡:这种唐卡大幅的长1.10米,条宽约3.5米。

根据制作唐卡所用材料,可以将唐卡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做“国唐”,另一种用颜料绘制的唐卡叫“止唐”。

国唐(丝绢唐卡)

根据丝绢材料的不同,“国唐”也有以下五种:

(1)绣像“国唐”:这是一种用各种不同的丝线经手工刺绣而成的唐卡。

(2)丝面“国唐”:制作这种唐卡是将各色的丝绢切成各种形状的布块,然后再用针将拼成画面的各色布块缝接起来。

(3)丝贴“国唐”:这种唐卡与(2)相似,只不过是将切成的各种彩色布块用胶粘在画布上组成画面。

(4)手织“国唐”:一种用丝线经手编织而成的唐卡。

(5)版印“国唐”:这种唐卡是用墨或朱砂作颜料用套版直接印在丝绢上,套版主要用木版,偶然也用铜版或铁版。

“国唐”中尺幅最大的叫做“国固”。因为太大,也不能随便把它挂出来,实际上只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才使用这种唐卡,将“国固”大唐卡挂在寺庙的外墙上,或者挂在专门为挂“国固”唐卡而修建的晒佛台上。布达拉宫一幅最大的“国固”唐卡,高55.80米,宽46.81米。这幅唐卡是在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由摄政桑结嘉措主持制作的。唐卡描绘的无量光佛。

止唐(绘画唐卡)

由于唐卡的画法多种多样,“止唐”也有好多种。人们主要是依据画背景时所用颜料的不同色彩来区分“止唐”的种类:

(1)彩唐:一种用各色颜料画成背景的唐卡。

(2)金唐:一种用金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

(3)朱红唐:一种用朱红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

(4)黑唐:仅用墨色画背景的唐卡。

(5)版印“止唐”:这种唐卡的制作方法与制作版印“国唐”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国唐”印在丝绢做成的画布上,而“止唐”则印在棉布做成的画布上。

最大的“止唐”长3米,宽2米;最小的“止唐”仅长30厘米,宽20厘米。

不同风格的唐卡(Thangka)代表了西藏不同的画派,西藏的绘画流派可以分为:

[噶知派]

噶知是藏族绘画雕塑的一个流派,据说该流派沿袭噶玛牟觉多杰撰著的《图像度量经》之画风,以绘制宁静善良的人物画像出名。

[钦泽派]

钦泽派的创始人是西藏贡嘎尔朵地方的钦泽欠茂。该派脱胎于曼唐巴画派,所以较多地保留了曼唐巴的画风。[噶尔热]

噶尔热是南木卡扎西活佛把藏画的度量和汉族画(国画)的上色、景物布局结合起来的一种画派。其特点是画面大,容量多,人物面部清秀,笑容藏而不露。

[杰居毕画派]

杰居毕画派是由噶玛曲央多杰在藏画基基础上吸收了克什米尔画风而创立的一门画派。

[旦鲁派]

学者智嘉和曼唐·察卡等人的画风称旦鲁派,该派著有《神像度量如意宝珠》等美术典籍。

[代热派]

代热派是噶尔热派和曼唐派画风相融合的一个画派,其主要特点是注重人物的造型、人物的神态和人物的内涵。该派较著名的画师有旦增诺尔卜、荣巴·索南杰保、智拉普日吾才让、唐拉才旺等。

[希岗巴]

希岗巴活佛的画风以及保持这种画风的画派称为希岗巴。由于此派受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影响较大,所以也称尼泊尔画派。

[曼娘派]

曼娘派是藏区最早的一个画派,创始人是十四世纪的曼拉东珠,该派的特点是愤怒像怒中含笑,体态轻盈,衣着华丽,上色淡雅,神态逼真,身体各部位的尺度适中等。

[曼鲁派]

曼鲁派是曼娘和曼萨尔画派的总称。

[曼萨尔派]

曼萨尔派的创始人是藏巴·曲洋嘉措,该派与曼娘派的画风相近,特点是线条粗犷,面相威猛,上色较重,身量略高,画工精细等。

热门旅游攻略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旅游线路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