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扁走桂林(四)晨曦中的梯田
跟来时相比,回程似乎更热。车子仍然没有空调,没有窗帘,路上黄土似乎更多,太阳也变本加厉的毒辣。在我们第一排的前面放了一个硕大的水桶,里面应该有鱼,有些小小的腥臭偶尔飘将过来,水桶周围坐满了人,人的周围放满了大件行李(居然还有一箱子鸡蛋!),那些地方都应该是空着的!严重超载啊!!!不一会就困的不行,可由于要不断的开窗通风,关窗躲避黄土,又不能睡,总之就不是难受两个字能形容的。几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被甩在和平加油站门口,放在车后的行李被拿下来的时候,已经变成灰白色,据同伴说,坐在最后排的乘客跟这两个包是一样颜色的(所以长途车一定不要坐在最后一排!)。。。
不一会功夫,我们坐上了全景楼来接我们的扬先生的面包车,途中我们迫不及待的搜寻着梯田的影子,但除了两处小瀑布之外一无所获。其间我和同伴两次低头埋伏在后座里面躲过了大寨的门票(50元/人,其实都打在车费里面了。。。),从和平到大寨的路上我们又一次眼巴巴的看着阳光渐渐西去,夕阳下的梯田与我们擦肩而过了。。。当我们被放在大寨门口的时候,天基本上还是亮的,黑头巾,短裙,大耳垂上挂着银镏子的瑶族妇女已经争先恐后的围过来要帮我们背包上山了,奇怪的是,在这繁重的体力活面前,男人都跑到哪里去了?我们雇佣了一个较比强壮的瑶族妇女甲,替同伴把背包先背上去,我的背包相对较小,由全景楼派来的小向导帮我背着,我和同伴空身上路了。眨眼间,瑶族妇女甲就消失在山路上,我们不禁感叹,这么重的背包。。。好脚力啊!
我拿着两个相机走在最后,天色渐渐暗下来,我在残存的光线里拍了两张山谷里的瑶族村落就已经无法再拍了,干脆把手里所有的东西都收拾起来,拽到小向导背上,真正的空手开始爬山。从大寨门口到最高点全景楼有1.5-2小时山路,出发前看别人的游记,写的相当惨烈,我们做好了身心双重的准备。果然10分钟以后,我和同伴就开始气喘吁吁、汗如雨下,但山路上的好风光让我们并不太介意这种疲惫,只是时不常有驮着货物的马走下来,使本来就很窄的山路变得危机四伏。不到半小时,天全部黑下来,本以为黑天爬山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但是走在山路上的我们却浑然不觉,天上有无数璀璨的星斗(仍然没找到猎户星座。。。),山间里有潺潺的流水和蛙鸣,最最浪漫的是一路上有萤火虫飞在左右!一点一点,一闪一闪,近处有,远处有,脚下有,头顶上也有,跟星星混在一起,闪闪烁烁的,我们不知道有多兴奋,忘记灌了铅的小腿,忍着从里到外湿透的衫裤,关掉手电只顾着追逐萤火虫,很快我们就消灭了大半的路程,小余指着乌漆嘛黑的山谷说,这些就是梯田。。。-_-||||什么都看不到。。。
向导小余就住在上山途中经过的那个瑶族寨子里面,望下去有红红的灯光。他有些腼腆,不过只要我们提问他就一定能回答的很详细,有他在,这想来漫长的2小时山路也显得轻松了许多,他告诉我们,“潘”是大寨地区的大姓,有80%的人姓潘的,其余有10%的人姓余的。他还告诉我们瑶族妇女都有续发的习惯,一辈子只在18岁成年的时候剪一次头发,剪下来的头发扎起来,每次梳头脱落的头发都要收集在一起扎起来,连同现在头上的头发一共三股,一起盘在头顶,用黑布包起来,那可是他们的宝贝。瑶族人护发独有秘诀,他们用洗米水浸泡头发,然后直接湿着盘起来,呆几天再洗掉,这样保证了瑶族妇女各个头发黑又亮,并且长再长也不分叉(这个在第二天我研究的几个瑶族妇女身上得到了证实,真的是黑又亮,不过这个味道。。。就。。。呵呵。。。),据说在从和平到大寨的路上有一个长发村,里面的人,无论老少,都有一头极长的黑发,成为当地一景,不过是要收门票滴!大约10点钟,我们到达了传说中的全景楼。
全景楼是一座纯木制结构的三层建筑,一层是餐厅,厨房就在柜台旁边,里面的锅碗瓢盆,灶台炉火,游客一览无余,而大师傅就是老板扬先生。楼梯旁边的墙上贴满了过往游客留下的感慨,有赞风光的,有赞饭菜的,有赞老板的,呵呵,看着很有趣。我们点了晚餐就迅速扑到楼上洗澡去了,整整两天的黄土和汗水啊~~啊~~呀!!我都怀疑自己还是不是个女孩子?!我们定的是有风景的房间,房间里没有浴室,对面有浴室的客房是看不到风景的。楼内每层有四个独立的洗澡间,设施是可以的,但是里面布满了巴掌大的大噗楞蛾子,黑呦呦的大甲虫,还有些体积庞大的蚊子什么的,吓死人了!沐浴之后,神清气爽,疲惫也消退了大半,我们下楼准备享用晚餐了。著名的竹筒饭很特别,有竹子的清香,米饭贴近竹筒的部分有层皮,咬在嘴里有些脆,还会发出轻微的“嘎吱”声,里面有肉粒,味道一级棒,可惜竹筒鸡卖完了:(,腊肉味道很正,只是瘦肉少的可怜,老板说,是自家养的猪,所以瘦肉少;拍黄瓜好大一盆,比较爽口。吃完饭已经将近12点了,所有的客人都回房休息了,只剩下我俩和老板扬先生,电视里放着足球,据说餐厅这台电视拨哪个台,全楼的电视就都只能是这个台,所以我们放弃了看电视开始跟老板攀谈起来。
全景楼是SARS那年建成完工的,兄弟三人都是和平乡的人,当年他们很有远见的利用一个瑶族老师的名义买下了山上最高点这块地(当地政府只同意卖地给当地瑶族居民),然后用自己全部积蓄10万元加上为数不多的贷款,凑了大约5-6十万开始修建全景楼,现在全景楼的全部设施,桌椅板凳,厨房的灶台锅碗,客房里的设施。。。包括餐厅里能看到的木头柱子都是瑶族村民一点一点从山下背上来的,真是相当不容易,千辛万苦盖好了全景楼,结果政府一声令下“不得非法利用旅游资源经营旅社”,差点断了兄弟三人的路,几经周折打点好一切之后,全景楼开张了,但是SARS席卷了全国,没有游客,三兄弟又一次遭到挫折,后来随着SARS的平息,生意慢慢有了起色,一切都一点点好转,很多来过的游客回去后在网上大力宣传,才有了今天的全景楼。兄弟三个都是勤快人,两个哥哥在外面负责招揽客源,老三留在山上支撑旅社,生意井井有条,老板娘是老三的夫人,一个干脆利落的女人,帮忙打理帐务,他们的女儿白白胖胖很是讨人喜欢,生活富足快乐。
夜晚的山顶非常凉快,风断断续续的吹进来,甚至有些凉意,我们三个不紧不慢的聊着,竟然没有半点困倦,但是为了明早的日出,我们还是意犹未尽的上楼回房了,上楼时,老板的狗舒服的睡在楼梯正中间,我们经过它都浑然不觉:)。
早上5:30在闹钟声里醒来,混沌的脑袋里闪过“梯田”两个字,急忙拉开窗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金坑了,梯田静静的,就在眼前,整个山谷都是,天空的白色映在梯田里灌满的水面,被墨绿色的田埂勾勒出边界,一圈一圈,一片一片,间或有一丝丝阳光浮现出来,足够了,好天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能欣赏到这般美景,已经心满意足了,在我看来,眼前的这些比任何一张明信片上的都好看呢!当阳光变得白而刺眼的时候,我们开始享用丰盛的早餐了,根据楼梯口的游客留言我们点了好评如潮的煎饼 ,瑶族早茶,和一种豆沙馅的点心,除了瑶族早茶味道不习惯外,其他的都相当美味!填饱肚子,谈好背包下山的价钱,我们和向导小余又出发了。我们的路线是先去2号坑,走一段回头路翻过一座山去看3号坑,然后直接下山。从1号坑到2号坑大约半小时路程,伴着满眼的梯田走山路心情无比愉悦。走了没多久,碰到上山的轿子,急忙闪避在一旁,那些如狗少一般的肥胖身躯坐在竹子做的躺椅上,时不常的还小声吆喝“快点!快点!”真是浪费了这大好的风光!再往前走发现地上星星点点散落着鲜红的杨梅,抬头看,哇塞!满树都是,好一片野杨梅!!小余矫健的三下两下爬上树,帮我们摘了一些,我壮起胆子在山泉里冲冲吃下了一颗,怎一个“鲜”字了得!山路起起伏伏,走到低处的时候,看到的梯田平平无奇,一样是平静的水面,长着不太高的水稻,只有爬的足够高,才能看出它一层层,一块块的壮观,很快2号坑到了。2号坑不算大,但是线条更加柔美一些,加之点缀在梯田中的三两处瑶族村寨,显得格外有生趣,这大概就是这个坑出名的原因吧,据说因为规模不大,来看2号坑的人不多,要是没有人带路大部分游客是找不到这里的,我们暗自庆幸。
离开2号坑,我们开始了一天中最艰难的跋涉,由于要赶最后一班去桂林的车,我们必必须在四点钟以前到达龙胜汽车客运总站,而从1号坑到2号坑这原本半小时的山路,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所以接下来,从2号坑到3号坑这段路程我们只能急行军了。开始一段是下山路,我们快步走着,大多数时间看着脚下的路,时而看看山谷里的梯田,很惬意。路上遇到很多当地的瑶族人,有趣的是,每个人看到小余都会跟他打招呼,然后寒暄几句我们听不懂的话,无一例外,我们好奇的问他,为什么这里的每个人都认识,小余腼腆的笑笑说,嗯,大家都住的很近,所以比较熟,看来我们的小导游在这里人气很旺啊!正赶路,看到前面茅草亭子里坐着一个老妇人正在梳头,花白的头发很长很长拖在地上,腿上摊这两把用线扎起来的头发,哇塞!真粗啊,每一把都比我自己的辫子粗一倍,这就是传说中的三股头发啊,我们服了!接下来一段是上山路了,我们开始明显的感到体力不支,最后不得不走三步歇一步,快到山顶的时候,看到远处急急飘来一大片乌云,不一会就下起雨来,果然,在桂林雨是说下就下的。我们继续前行,脚下的梯田开始越来越壮观了,3号坑的梯田是大块大块的,不像1、2号坑那么细碎,虽然没有褐色的村寨点缀,但是很大气,很辉煌,让人一眼看不尽。其实想想梯田不过是这里居民世世代代用来谋生耕种的,没有人会去注意它的形状,颜色和位置,但是这样不经意之间,却造就了这么奇特的壮丽景色,这也许就是天人合一的力量吧。雨停了,几丝阳光从云缝里露出来,看着看着,有些不舍的下山了。。。
到达山下的时候,我们几乎已经崩溃了,由于突击下山,腿肚子不停的抽搐,就快站不住了,小余好心的背着我们的包送我们到车站,互道珍重后,我们踏上了去往阳朔的路。
(点击看大图)
全景楼好吃的让人流口水的煎饼
(点击看大图)
勤劳善良的瑶族妇女甲1
(点击看大图)
勤劳善良的瑶族妇女甲2
(点击看大图)
勤劳善良的瑶族妇女乙1
(点击看大图)
勤劳善良的瑶族妇女乙2
上一篇:灌阳——被埋没的桂林之地
下一篇:浮游·散忆 -
- 广州 | 广州市东娇票务有限公司
- 广州 | 广州市增城翔洪票务中心
- 广州 | 增城市富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 广州 | 广州市增城昌北票务服务部
- 广州 | 广州市增城新新票务代理服务部
- 广州 | 广州市晓通票务有限公司
- 佛山 | 佛山市禅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票务分公司
- 清远 | 连州市快捷飞机票火车票代售点
- 清远 | 李留明
- 清远 | 清远清城区龙塘镇捷达票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