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掠影

英 伦 掠 影

2005年1月10日,下午3:00,北京光华路嘉里中心21层英国大使馆签证处。经过一个多月的资料准备,和苛刻严肃的黑人签证官面对面后,我终于拿到了英国的VISA。此时,身未动,心已远,只听见来自心底的一个声音——大不列颠,我来了。

飞机缓缓向西行驶在三万英尺的高空,穿越白雪皑皑的西伯利亚。九个多小时后,飞机安全抵达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经过严格的通关检查后,像电影里的情节一样,我拉着沉重的行李箱出现在接机大厅。由于飞机提前抵达,韩阳还在赶往机场的途中,我一边等待一边感受着这个国际机场的繁忙,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肤色的人群穿流如织。“Happy New Year!”一声亲切的问候使我倍感温暖,寻声望去,离我5米远处一位鹤发童颜的英国老人微笑着向我挥手致意。远在异国他乡,又逢除夕佳节,那种莫名的陌生和无助一下荡然无存,我也礼貌地回应了他,并和他愉快的攀谈起来。他的名字叫鲍博,正在接他的妹妹一家从爱尔兰来,让我感动的是他知道今天是中国的农历新年,他说中国人民在英国的口碑很好,不由得在我心底油然而生一种欣慰,我们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经开始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逐日提高。我们谈到了北京的名胜、英国的美景甚至2008奥运会。我们聊得很尽兴,时间也过得很快,临别时我送给鲍博一个中国结作为纪念,他高兴极了。这时,一个熟悉的面孔逐渐清晰起来,是他,阔别了一年的时间,他比从前略显清瘦了一些,不过精神很好。我向他介绍了鲍博,鲍博对他说:“You have a lovely wife!”我心里很是受用。告别了鲍博,我们坐上了开往伦敦维多利亚车站的地铁,然后转乘城际巴士,大约五个小时以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威尔士的首府城市卡迪夫。

经过两天的时差调整后,我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开始了我的英伦之旅。也许普通人对英国的概念比较模糊,认为英国就是英格兰,其实这是个误解。来英国之前我读了一些书籍,才对它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个公国组成的,每个公国都有自己的国王,每个公国也有自己的首府城市,韩阳所在的城市就是威尔士的首府——卡迪夫。英国的米字国旗就是由这四个公国的国旗组合而成的。英国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它在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并以它骄傲的殖民历史、城堡、园林艺术、田园风光闻名于世。英国是绅士的国度、是披头士的故乡。勃朗特姐妹的《呼啸山庄》、小熊维尼的散步路、爱丽斯漫游的奇境、哈里勃特的魔法学校、尼斯湖水怪……这一切都让我为之向往,为之兴奋。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把旅行重点放在了英格兰,而由于路途较远放弃了苏格兰给我留下了不小的遗憾,那忧伤哀婉的风笛和空灵深远的山谷则永远留给了我无尽的遐想。

在十天的行程中,我游览了伦敦、温莎、伯明翰、布里斯托、巴斯、卡迪夫,每个城市都给我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伦敦是矛盾的,前卫而保守、绅士而疯狂、陈旧而现代。街道狭窄但井井有条,车流如梭但很少交通拥堵。伦敦有数不清的世界著名博物馆和画廊,几乎都是免费参观,大英博物馆是世界博物馆之最了,要仔细游览一遍要一周时间。整个伦敦就是一个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辉煌的历史;温莎是贵族的温床,因皇室而高贵,传统的皇家礼仪延续至今,温莎城堡仍是女王的行宫,每周六女王都会移驾这里,我也有幸赶在周六游览了城堡,看到了代表女王在此的皇室旗。附近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至今仍然保留着学生穿燕尾服、戴礼貌的绅士传统;伯明翰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物价相对便宜,是购物的好去处,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里的唐人街。那天是大年初五,正赶上伯明翰的中国人在唐人街举办庆新年大型表演。伯明翰的唐人街很小,被观看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主持人和演员大部分都是广东福建一带的,因为他们的语言都是广东话,节目也带有明显的地方特点。最让我感动的节目是最后的舞狮表演,演员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他们穿着标有“蔡李佛”的服装,在梅花桩上灵活地起舞跳跃,在下面敲锣打鼓的也是英国人。他们纯熟的表演博得了满堂喝彩,我们为之欢呼,为之感动,这是中国人在海外的一片天空,他们的父辈经过几代人的打拼,终于在异国他乡闯出了属于中国人的一席之地,并影响当地人融入了中国的生活方式,认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认同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巴斯是英格兰西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相传李尔王的父亲因为在这里的水塘里洗澡治好了麻风病,所以此地成为了洗浴的发源地,英文单词BATH也由此而来。英国的天气总是细雨绵绵,在薄薄的雨雾中,漫步AVON河畔,触摸古老斑驳的普尔特尼桥,聆听远处传来的教堂钟声,整个古镇笼罩在一种浓浓的历史感中;卡迪夫是威尔士的首府,如果你发现街道的名字或者标牌是用英语无法发音的,那就是威尔士语,很多人不讲英语而讲威尔士语,并为自己是威尔士人而自豪。许多人建议将教科书改成威尔士语,但最终没有成功。卡迪夫的城堡很多,高高的城墙让我总有进去一探究竟的冲动。卡迪夫国家博物馆里收藏的中国瓷器和富有修养的工作人员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英国的十天里,我不仅感受了英国的美景、文化、历史,更被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所吸引。

★气候

英国的天气可以用“无法预报”甚至用“疯狂”来形容。在英国,人们常说,要想找话题,你就谈天气。“快晴”经常在一天的天气预报中绞成一团让人难以估计。英国的降水量全年分配比较均匀,下雨大多是阵雨,要是赶上了,找个地方喝杯茶,过一会雨过天晴,仰望天空,大自然的礼物——彩虹就会呈现在你的眼前。每次我们凌晨五六点钟出发去某个城市的时候,都是冒着霏霏的小雨,真是有雨趣而无淋漓之感。而且你还会惊奇地发现,在这样的天气里没有人打伞。

★地铁

伦敦的地铁网络四通八达,不论去伦敦的任何一个地方,你都能在地铁地图中找到它的位置。只要你购买一张在指定区域内有效的地铁通票,你就可以全天使用,但不熟悉路线的人经常会被复杂的网络弄得一头雾水。英国的地铁和地下通道多是二战时的产物,是作战用的地下掩体,和平时期,英国人聪明的将这些坑道改造成了地铁和地下通道。其实,英国就是这样,他们充分认识历史的价值,并对其加以保护和利用。在英国,上百年的房子都不是老房子,旧房子的价格比新房子还要贵。街道上古老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比比皆是,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绅士风度与足球流氓

英国的确是绅士的国度,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太适应。经常会听到周围的人低声的说“Excuse me.”、“Thank you !”、“I’m sorry!” 如果你踩了某人的脚,他会马上抢先对你说对不起。如果你问路,他不知道也会对你说抱歉。一次在厨房里,我站在冰箱的前面,只听身后有人轻轻的说sorry,回头一看,原来与韩阳合租别墅的英国女孩要从冰箱里拿东西。英国人排队成了街头一景,无论在任何场合,英国人都会自觉地排成一队,即使是情侣,也不会肩并肩站在一起。我亲眼看见伦敦一个鬼屋游乐场的门前排了约200米的长队,队伍排到地铁出站口的时候,最后一个人自觉的将站口让出来,站在距前一个人10米远的地方,而下一个人也自觉的站在这个人的后面,不由得让我由衷的感慨。还有一件事让我叹服英国人的修养。在伯明翰一个小餐厅,韩阳去柜台买吃的,我想找两个座位,可只有一个了,我只好坐下,并不时的四处张望有没有用完餐的客人。坐在我对面的小伙子好象看出了我的心思,他忽然起身,对我说了一句话,好象说你可以用我的位子,然后就离开了。这时,韩阳买完东西回来,我们坐下用餐,我回头看见那个小伙子就站在一个角落里静静地等待。

与绅士风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的足球流氓。在这样一个绅士的国家里诞生世界闻名的足球流氓,余秋雨说是由于长期的阴雨天气和受恪守的礼仪规范压抑的产物。球场上,群殴、骂粗口、酒瓶满场飞的现象不足为奇。

★服装

在英国,你经常会搞不清季节。因为在大街上随处会看到羽绒服与夏季超短裙同时出现的情景。即使在雪天里,也会经常看到穿透明丝袜超短裙的窈窕淑女。好几个晚上,我和韩阳在晚上八九点的时间从别的城市回到卡迪夫,在零上几度的寒风中,我们穿着毛衣和棉服还有些发抖地走在街头,从身边擦肩而过的穿吊带装、超短裙、凉拖鞋的女孩若无其事的样子使我瞠目结舌。除了不怕冷以外,英国人穿衣的习惯是不求豪华但求整洁。英国人衣服的颜色很暗,以蓝、黑、灰为主,穿衣的特点是不张扬,讲究质地和整洁。而在舞会或音乐厅等社交场合,人们都会身着华丽的礼服出席。

★周末狂欢

平日里的英国人中规中矩,黑色大衣、黑色皮鞋、黑色皮包是最典型的装束。白天行色匆匆地穿梭在地铁、车站、写字楼之间,晚上九点以后街上的人寥寥无几,大街上空空荡荡的。而从周五开始到周日,每天晚上所有的酒吧都大开疯狂的派对,人们撕掉白天的面具,穿上最热最酷的服装一直high到凌晨才渐渐散去。我亲眼看见一群姑娘坐一辆加长林肯疯狂叫喊着招摇过市,甚至几个女孩坐着一辆红色消防车呼啸而过。整个城市都crazy了!但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会在料峭的寒风中穿着凉爽的衣服在夜总会和酒吧门前整齐的排队买票入场。

★人权

白金汉宫的卫兵换岗仪式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春夏两季的每天和秋冬的隔日都会进行换岗仪式。我们也慕名而去,早早就等在了白金汉宫的门口,十一点的时候从街头走来一对皇家骑兵,后面是军乐队。队伍在围观人群的闪光灯下缓缓进入白金汉宫前的空地上与原先驻守的部队进行交接仪式。我们竟然看到队伍高矮不齐,黑白相间,韩阳说这是英国的人权,不会因为身材和肤色的原因把你拒之门外。有意思的是,守门的士兵如果站累了,也可以活动活动,但是不能乱动,而是有规范的,这也体现了英国有趣的人权。与大本钟相连的国家议会大厦正对面是一个小小的广场,专门为反对者开辟了一块场地,这里可以反对任何人或事,即使公然反对女王和正在对面议会大厦开会的布莱尔也不会有警察找麻烦,每天这里都会摆满反对的标语和宣传牌,反对的对象更是五花八门。著名的海德公园以每周六的演讲闻名于世,在公园的一角自然形成的speaker corner吸引了大量自由演讲者和观众,言论自由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很可惜我们去的时间不是周六,错过了精彩的演讲。英国人权的特点我总结为自由、有序。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短暂的英伦之旅即将结束了。回顾每一天,那绿草如茵的田园风光、泰晤士河边悠闲的漫步、庄严的西敏斯教堂、怀旧的巴斯古镇……一幕幕如电影胶片般在我眼前闪回,再也挥之不去。

热门旅游攻略
最新旅游资讯
热门旅行社
热门旅游线路
热门景点
热门景点天气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