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面对“双台风”进入警备状态

地铁资讯 更新时间:2012-08-03 10:16

  上海地铁有11条运营线路和近400座车站, 2011年汛期,车站漏水、积水一度令地铁运营遇到麻烦,而8级以上的风力则可能对高架路段的运营造成威胁。随着“苏拉”和“达维”来袭,上海地铁的工作人员进入备战状态。

  巡查一次要1个小时

  25岁的诸晨是个“老地铁”,在静安寺站工作已有3年多。作为值班员,除了在车控室里监控地铁的正常运行,每天数次的巡逻也必不可少。从明亮的站厅到幽深的隧道,诸晨要用自己的眼睛确认所有设备运转正常,能够经历台风的考验。

  诸晨有一根形似电筒的“巡更棒”,凭它在各处“打点”,确认相关地点已经巡逻完毕。巡更棒的下方挂着一串钥匙,哪间房间用哪把钥匙,他了如指掌,“我对车站比对家里都要熟悉。”

  从车控室出发,诸晨需要检查照明配电间、空调风机室、冷水机组、废水泵房等共计18个巡查点。每次巡查需要近1个小时,每班要巡查至少两次。

  在静安寺站,共有4名车站值班员轮流上岗,每班12小时。也就是说,18个检查点一天至少检查4次,汛期的检查频率还将大大增加。

  密切关注水泵运作

  除了照明、空调等维持车站运转的必要设备以外,与防汛关系最密的便是密布车站里的排水管道与水泵。诸晨指着位于1号出入口的一条地砖介绍:“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缝隙,但雨水可以从这里排到每个出入口的集水泵。集水泵设定了最高水位,到达水位后会自动开启。”

  虽然集水泵可以自动控制,但在大雨天,值班员必须不断关注泵的运作状态。诸晨打开嵌在墙上的集水泵操作箱,用手动模式排掉一些泵中的雨水后,才前往下一个检查点。

  除了集水泵外,车站还有一个更大的废水泵房。诸晨从站台尽头的员工通道走进了隧道,大理石与瓷砖构成的光鲜站台之外,是幽暗的隧道和不断闪回呼啸的列车。

  诸晨沿着一米来宽的步道走出近20米,转弯拐进了废水泵房。现在,废水泵房内堆放着防汛器材,堵水袋、麻袋、铲子、电线盘,一字排开。诸晨确认器材之后,又手动开了废水泵排水。

  排水完毕,废水泵突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诸晨说,值班时经常半夜独自进入隧道检查:“如果女值班员一个人进来,可能会有点慌。”这个身材高大的小伙子笑言。


地铁资讯
地铁常识
热门地铁问答
相关分类
热门火车时刻表
热门车次查询
热门火车票代售点
最新专题
最新问答
最新火车资讯
热门火车资讯
最新火车车次
工具箱